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8-03 00:00
2015年5月18日,某钻石品牌的20周年庆典晚会后台,候场的模特们在洗手间里佩戴着钻石首饰自拍。这些价值七八位数的首饰哪怕只是佩戴片刻都足以让她们兴奋。
在这场晚会中,一颗10克拉级的巨钻将会呈现在参加年庆的来宾们的面前。这颗巨钻在10多天前刚刚经由李桂林和他的工友们在深圳加工出厂。
2015年5月18日,某钻石品牌的20周年庆典晚会后台,候场的模特们在洗手间里佩戴着钻石首饰自拍。这些价值七八位数的首饰哪怕只是佩戴片刻都足以让她们兴奋。
“执模”工人杨占海在完成最后的组装,经过老李与工友们之手的这颗巨钻最终成为一件价值5600万项链的一部分。
作为第一个戴上巨钻的人,苏双燕显得有些紧张。作为厂里最高的女员工,她通过试戴来帮助同事检查首饰的上身效果。“我也戴过几亿的钻石哦。”苏双燕调皮地说道。
这颗10克拉级的钻石有着近乎完美的检测数据(D色,FL级净度,3ex切工),价值数千万,此类钻石根本不会在公开市场露面,大都是买卖双方以“一钻一价”的方式交易。
车间里一位镶石工人不小心滑落了一粒钻石,工友们停下手里的工作一起寻找。
下班前工人要经过金属探测器的检查是否夹带金粉。这是一个乡情、师徒情缠绕出的生态圈。任何职业污点都不会再得到雇佣。
午休期间,一位工人在工位上小酣,工位上贴着孩子的照片。
在上海某钻石电商旗舰店内,网上预约的年轻人正在排队等待销售人员接待。新兴的O2O电商试图将钻石销售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广东清远人老李,自16岁进入钻石行业,如今已是深圳金伯利钻石首饰工厂的部门主管,负责监管60多名镶石工人的产品质量。
老李赖以为生的手艺是首饰制作过程中风险最高的一环,在将钻石嵌入黄金戒托的过程中只要稍微用过力道就会敲裂钻石。平日里,如果失手敲坏十几分的钻石得赔偿千把块已是肉痛。而在今天,面对这颗10克拉的钻石,半点闪失都是老李根本不敢去想的。
虽然开着两台空调,但车间里气温依然超过30度。烦热的空气混合着打磨机的噪声让人心生烦躁。可老李却已抛开了这一切,仿佛进入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钻石作为自然界最坚硬的物质可谓是“一硬到底”。但如果不控制好温度,恰巧钻石又含有某些杂质,就会产生类似烧“蒙“的情况,使得钻石净度大打折扣。
钻石也是自然界里导热率最高的材料,加热后冒然放入冷水可能会使钻石开裂。为保万无一失,从火漆底座烤下后,老李把钻石凑到空调上冷却。
“执模”工人杨占海在完成最后的组装,经过老李与工友们之手的这颗巨钻最终成为一件价值5600万项链的一部分。
作为第一个戴上巨钻的人,苏双燕显得有些紧张。作为厂里最高的女员工,她通过试戴来帮助同事检查首饰的上身效果。“我也戴过几亿的钻石哦。”苏双燕调皮地说道。
老李和工友们服务的工厂位于深圳罗湖区的一家珠宝工业园。十几家珠宝工厂挤在这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六层楼里。谁也不会想到这里是全国最大钻石加工区,年加工价值超过20亿人民币的钻石饰品。
对于珠宝行业来说,这些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的微粒钻石也很有价值,大多数情况下它们被当作衬托主石的配石来使用,依靠那星星点点的光彩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这是最“费眼”的工作,基本都有20来岁的年轻人从事。
老李是第一批闯深圳的珠宝人,1994年怀揣着边防证的他在老乡引路下进入了一家珠宝厂学徒,从月薪60块的学徒工做起,凭借刻苦好学在深圳扎下了根。镶嵌工人的工资为计件制,依据镶嵌每颗钻石的大小赚取3至5块的工费,熟练工人每月有万把块的收入。
工作近20年,老李自认“经手的钻石合一起也有冬瓜大,可赚的还赶不上房价”。
“孩子大了要上学,我再努努力,争取攒出个首付!”为此,老李与老婆一如既往地忙碌着。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千万级别的钻石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数字,但“永恒的钻石”却已经成为爱情象征。不少普通工薪阶层依然愿意用大价钱换来一颗一克拉左右的钻石,为了在婚礼上让爱人戴上钻戒,既是为了象征,也是为了面子。
然而,在这条古老而庞大的产业链上,绝大多数环节依然以其最初的方式运行着。
除了老李和他的工友们,还有更多与钻石时刻相伴的人,他们的人生是这根链条的缩影,随着那块石头浮浮沉沉。
1994年入行的郑宏算是第一代“国产”设计师。彼时根本没有“珠宝设计师”这个职业,“画图员”是他在加工厂的位置,收入还比不上一名熟练的镶嵌工。每每看到国外电影里那些设计师的光彩生活都让这位当时20岁的东北小伙心生羡慕。
若干年后,郑宏在珠宝设计圈名声鹊起,打工过的几个老板也靠他的作品赚得盆满钵满。直到有一天,在给一家香港珠宝企业授课时,对方学员突然问了一个现实的问题:你有没有买房,在哪儿什么样的房子,有没有买车,什么样的车子。他才终于明白:设计师的收入也是市场衡量其艺术价值的一杆秤!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设计师、买手可以跳出传统的珠宝圈,直接面对消费者让创意更加天马行空。
但目前困扰的却是所有人深恶痛绝、充满利润诱惑的盗版。“整个珠宝行业还处于一种家族式的作坊状态,曾经一个钻戒设计版样被以5块一个的价格在各加工厂间流通”。
他感慨目前国内珠宝消费者还处于“买石头”的阶段,懂设计并愿意为设计买单的少之又少。“国内的珠宝定制设计还刚刚起步,我们独立设计师走得很艰难,但我会坚持下去,做个拓荒牛。”郑志影补充道。
自2014年下旬开始,火爆发展的珠宝业遭遇寒流,市场产能过剩、珠宝官场礼品终结。据中国珠宝协会报告显示:当年9成珠宝企业销售额比2013年度有一成以上的下降。
在2015年3月,世界最大钻石贸易商戴比尔斯(De Beers)CEO菲利普·梅里耶(Philippe Mellier)公开预测:2015年中国钻石饰品消费将达到670亿人民币的规模。
来源:人民摄影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