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积墨立彩——于湉中国画展

2015-09-23 15:26

海报

《清风闲坐》 180×49cm

《水乡》 38×38cm

《滇池晨曲》 55×35cm

《花鸟1》 30×180cm

《碧鸡暮至》 55×35cm

  展览时间:

  2015-09-20~2015-09-30

  开幕时间:

  2015-09-20 15:00

  展览城市:

  云南

  展览地址:

  金康美术馆

  展览介绍:

清新雅致 沁人心扉

——于湉绘画中的墨与彩

白晶

在如今缤纷多彩的艺术界,想要把自己的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时尚的追求,一直呈现在众人眼前并能在时代中传承下去,艺术家就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魅力。所谓绘画语言,就是运用笔、墨、纸、颜料等工具,以色彩、明暗、肌理等视觉信号为媒介,通过造型艺术手段的表达,创作描绘艺术形象给人独特的视觉体验,让人产生一种视觉美的享受。于湉的作品鲜明的展现出她个人独特的绘画语言魅力,给人们带来了视觉美的享受。

出生在书香之家的于湉,从小就拥有绘画方面的天赋,年少时未被禁锢的思想和独特的灵感,让于湉走上绘画之路。17岁开始跟随中国画画家徐建德先生学习中国画,之后考入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期间,于湉潜心研磨中国画,在传承学习中国画的同时不断地提取、归纳和创新。努力寻找着不同于别人的绘画语言方式。于湉她明白,在当下这个时代,画作的内涵和人们的审美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标准,按部就班只会埋没在众多新兴艺术品之下。而她的画也正如她所追求的一样,不刻意去追求笔墨的规范,不盲目地追随潮流,以一种自然、随性的心态创作着她的“美丽新世界”。

在于湉的山水画作品里,构图上采用了焦点透视的空间退进,揉和了传统的取景方式。笔随心动,运用大面积的泼墨泼彩,其中偶尔座落着几间白墙黑瓦的民居房,微风轻抚着岸边的青草,还有几只仰天长鸣的水鸟,几根歪七扭八的晾衣架上晒着颜色亮丽的衣服,和谐的画面里透露着一种对生活美的追求、对生命的感悟。于湉把她对大自然的讴歌和生命的感悟都体现在了她的画面里,让人们可以从观赏自然中感悟生命,体会乐趣。

从“墨”上讲,于湉很会巧妙地运用墨色间无界限的变化。墨与水之间的变化,浓墨与淡墨的变化,墨与彩的变化,这几者之间毫无逻辑的相互碰撞,通过不断变化地水、墨、彩的特征,幻化出别有风趣的效果。就像烧陶瓷一样,每一件陶瓷上烧出的釉都是不一样的。从她对材料性能上的把控看,无疑证明了对绘画艺术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从“彩”上讲,于湉的写意山水上夹杂了重彩,并吸收了点彩法,用色大胆,一泼一点的手段营造出层层相叠的肌理效果,给人感觉清新明快。整幅画以大面积的翠绿夹杂小部分黄绿,像盛夏夜晚发光的草坪。其中忽亮忽暗的黄绿部分又像一闪一闪的萤火虫,仿佛人踏上后它们立刻就四散而去了。画面上半部分流动的云乘载着满天星辰,下半部的岸又似漂浮在江面上。这丰富的情感和理想的景致经过心灵的提炼用“彩”表现到画面中,为画面注入了灵动和五彩缤纷的自然魅力。有人说,见画如见人,那么于湉在艺术创作中也是充满激情、浪漫、灵动的。

艺术的创作要求画家具有充分的客观生活积累,与此同时,还应具备浪漫意象的主观创作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针对主题,采取方法和角度,来进行独特的处理。那么我想,于湉的主题,取决于墨与彩融合后呈现出的效果。她的每幅作品都是不可再生的,一模一样的画不会重复出现。当你站在她的作品前,有一种进入到美好梦境的感觉。仿佛那是一个梦幻的国度,里面有具象的事物,又有抽象的事物,还有一些说不清道明的东西,被深深的吸引着。从画面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单纯、美好、浪漫、清新,沁人心扉!于湉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方式带我们走进她想要展示的世界,也许这正是她坚持艺术创作的初衷!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