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9-23 15:47
砚台作为我国文房四宝之一,历来都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一方好砚对于古代的文人雅士来说可谓价值连城。各类名砚更是被皇家列为贡砚和赐砚,古代名砚流传至今已极为珍贵。端砚、歙砚等名贵砚石经过上千年的开采,名坑砚材的数量急剧减少。1998年后,国家对几大砚材名坑进行了“封坑”处理,优质砚材更显珍贵。有收藏鉴赏家表示,端砚、歙砚的老坑石料的珍稀程度可以媲美鸡血石和田黄石,与紫砂、瓷器等艺术品的价格相比,砚的价格相对滞后。他们认为,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砚台的价格会得到重新的认识。也有专家表示,砚台尤其是古砚是拍卖市场刚开始挖掘的品类,其未来的升值潜力很大,在国内外文物艺术品市场上,砚台的行情被日益被看好。
砚台的鉴别方法
对于石砚的鉴别,可以经过看、摸、敲、洗、掂等手段进行鉴定。
看:看砚的质、工、品、铭、饰与新旧,是否经过修补等。如果砚已经修补过的,其补过的地方颜色与砚的原色总会有差别。
摸:可以用手触摸古砚体会其质感。如果感觉光滑细嫩,说明石质较好;如果摸上去有粗糙的感觉,说明其石质较差。
敲:将砚面用五指托空,轻轻击打,或用手指弹砚,听闻其声。若为端砚,以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这三种不同的声音,分别体现出端砚石质的嫩与老。而歙石砚敲击则以清脆的“铛、铛”金属声为最好。如果声音为“噗、噗”,就说明该歙石多泥质,或石质有暗伤痕,为下品。
洗:鉴别砚台最好要经过清洗,尤其是古砚因为砚面墨痕斑斑,遮掩了砚的自然美纹,也难以分辨清砚石的坑口年代,因此需要洗掉砚的墨痕,看砚石是否有伤痕和修补过的痕迹。
掂:用手掂砚的分量。同样大小的石砚,一般来说,较重的说明砚石胶结紧,颗粒细;而较轻的说明胶结松。尤其对于歙砚而言,密度重量是重要考查因素。
砚台的保养
收藏砚台,不仅要保护它不受损伤,更重要的是保持砚台的石质不变。若想让一方石砚长保活力,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懂得如何保养至关重要。
砚的正确使用。砚台里最好不倒墨汁,而使用墨块研墨,磨墨要用清水,切忌用污水;好的砚台要配优质的墨块,劣质墨块可能会划伤砚台,同时,松烟墨和油烟墨性质不同,最好分开使用两块砚台,不宜混合使用;研墨应该用拇指、食指、中指握住墨锭,墨锭垂直于墨堂,运用腕力缓缓旋磨,重磨容易伤砚;砚堂中常沾满墨迹,或者留有用剩的宿墨,都会使砚的石质受到影响,因而砚台使用之后应立即洗涤,清洗时要轻,宜用柔软物质或用手清洗,硬质材料清洗会使砚台表面变得粗糙不平,对砚台本身和墨块都不好;砚台可以定期放在水中养一养,但是如果长时间不用,可用报纸包好置于干燥的地方或存放于砚匣之中。
砚的收藏方法。砚放在窗前案头,应注意回避阳光,砚匣不易日晒过久,否则匣盖容易干裂。砚不宜于放在干燥的地方,免得砚失去滋润,研磨出来的墨汁也会失去原有的优点。赏玩古砚的时候,桌上宜铺毛毡,不可使砚体接触玻璃、金属器物,也不要两砚重叠。对于木质砚匣,盖内应涂漆数层,防止墨汁蒸发,久而久之使砚匣胀开。砚匣应该定期涂蜡,保持光泽,防止湿气侵入。另外,古砚不宜多用,使用后立即洗净,清洗古砚时应注意不要损伤砚的四侧以及砚背的包浆,以免导致古砚失去古雅的特征。平时可涂些桃油,有利于保养。
链接:小贴士· 识砚
砚堂: 又叫砚心、墨堂、墨道。指砚的中心研墨处,即砚的核心部位。石质好坏,使用价值高低都由它决定。有些名贵石品,如端砚独有的“鱼脑冻”、“蕉叶白”等,在设计和刻制时都保留在这一部位。
砚岗: 指砚堂中间稍高的部分,向四周渐渐低下去, 使研墨时所得墨汁随时可向四周低洼处流下, 并贮存起来。
砚池: 也叫砚湖、砚沼、砚海、墨海、墨池、砚泓,指砚贮存已经研出墨汁的低洼处 ,一般都在砚堂前端或周围。
砚唇: 也叫砚缘,指砚堂周围略高的边缘带,形成砚的轮廓, 好像砚堂的堤坝。
砚额: 也叫砚头,指砚的上部较其他三边砚唇更宽,一般砚的主要工艺雕刻、纹饰都在这一部位。
砚面: 指砚的表面、上面或正面。
砚背:又叫砚底、砚下、砚阴、砚后,指砚的背面,即与砚面相反的那一面,经常在上面镌刻铭记诗词。
砚侧 : 又称砚旁,指砚的周围侧面,也常在上面镌刻铭记。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