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9-24 08:55
赵汝珍认为对书画古董作出准确的鉴定首先需要对作伪信息有充分的了解:“书画之伪作,由来甚久。为之精者,每有混珠之可能。今世所存古玩,十九皆鱼目也。鉴别者若不深悉其作伪之内蕴,而徒事作品之判别,鲜有不受其欺骗者。顾其作伪之道,因物因时而异,方法甚多,殊难枚举……”(《古玩指南》第二章,“书画”之“书画之作伪”)对书画古董伪作之术的了解,固然与赵汝珍潜心于收藏鉴定研究密不可分,但不可忽视的是作为翠珍斋东家的古董商人的行业身份背景,为他揭穿书画古董伪作的黑幕打开了便利之门。从事古董经营行业者,在买卖中必需不断地面对同行的古玩商、收藏家甚至是作伪者,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势必需要对古玩行业的内幕,特别是疯狂的花样百出的作伪手段有着深刻的认识,才能在商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赵汝珍特别重视对有关书画的历史、纸墨来源、发展、书画著录等背景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对古书画真伪的证明手段多样且有依据,利用书画古董经营行业的渠道也使其有近水楼台之便。
据记载,赵汝珍曾担任过新式中学的校长,早年还曾留学国外。这些经历,使他的书画古董理论研究方式,相对于传统理论模式的突破,就有了来源或者说是借鉴的渠道。作为一种证明,我们看赵汝珍《古玩指南》的撰写体例与内容,是按照现代研究著作的体例框架分类撰著,进行编目和分类叙述,相比中国古代书画理论及研究著作的散乱及随性,其编撰体例与叙述方式都很明显受到西式研究方法的影响。实际上,这是对中国古代书画古董研究著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成果,其作用和意义不容忽视。
在近百年书画鉴定研究领域里,人们对于赵汝珍的关注度是不够的,古董商的身份更多地掩盖了其作为鉴定家的身份,也可能因为他所涉及的古玩研究领域太广,人们往往忽略对他书画鉴定方面成果的关注与研究。比如苏庚春的《明清以来书画鉴定家选》,是目前唯一一部比较系统列出近现代书画鉴定名家系列名单的著作,其中也没有提到赵汝珍的名字与信息,提及赵汝珍书画鉴定思想和著作的研究也往往是只字片语,一笔带过。但我们如果仔细研究他的《古玩指南》与《古董辨疑》中关于书画鉴定的叙述后即会发现:后来许多著名鉴定家的鉴定理论,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内容叙述和鉴定方法在赵汝珍的理论著述中都有迹可循。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文/林如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