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思想是艺术的载体——刘水石个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这位尊崇苏格拉底的学养人品的思考型艺术家,带来2008年至今创作的三十余件作品,集中呈现自己近期的思想观念以及对于艺术本体的思考。

展览现场
展览以“思想是艺术的载体”为名,首先颠覆了普遍观念中“艺术是思想的载体”的丁乙。在他看来,思想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生发于彼时彼地,又作用于此时此地。无论一个人经历怎样的生活变迁,来源于生活的或者作为根基的思想始终保持着与此人个性化的关联——由此,形而上的艺术无法脱离与“人”合在一处的“思想”,也恰恰是因为思想,而让一个人的艺术拥有灵魂与根底。

抽象作品展出现场

展览现场
伴随着理性思辨与对艺术的终极追问,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的刘水石在长期的生活历练中成为一位兼有抽象表现主义与存在主义风格的艺术家。批评家夏可君说,“在当代中国艺术中,刘水石的作品很好地结合了东西方艺术的精神,把西方的抽象与中国文化的自然性,通过自身独特的生命情感的书写,结合起来,其未来值得我们期待”,而在高名潞看来,刘水石的作品不是完全表现主义的东西,他的作品也有符号,甚至还有坐标,另一方面又不像波罗克那样强调笔触、即兴式的东西,他似乎介于两者之间,或者两者都有,同时又注重激情,他的画是讲究一气呵成。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与刘水石同在美国的魏星这样评述刘水石,“二十多年来他一直远离艺术市场的诱惑,远离时尚的风格和题材,保持艺术创作的独立性,并尝试摆脱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的影响,并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逻辑系统”。显然,东方精神与西方价值体系的融会贯通、抽象与意象的融合,是刘水石显著的个人特点。

展览现场,刘水石作品尺幅一般较大

展览现场
在9月26日开幕的个展上,我们见到了艺术家刘水石多个系列的创作。画面中呈现的带有冥想的哲学思辨,或带有符号化的情绪宣泄,以及纯粹游艺于笔触的抽象表达,展示着刘水石多元的创作方式,及其对艺术的长久思考。譬如在《孤独的力量》中那个悬于线的骷髅似乎象征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而在《抽象4》中那些看似无序的线条和原点,又似乎印证着罗伯特·C·摩根所描绘过的那种将人抽象为原点的抱团取暖,在《图像里的思考》中,青年男子头像与间接的线条构筑着一个虽然老套,却尤显功力的画面构图思考。

刘水石2015年新作《符号说明的作品》,“SS”符号是刘水石常用的符号之一

2012年创作的作品《幽灵》

刘水石作品《抽象4》

刘水石作品《图像里的思考》

作品《苏格拉底的判定》
来源:hi艺术展览资讯
作者:class="more",滕昆<em,title="作者:滕昆
"></em>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