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明朝:流行“赠月饼” 游玩月桥对月赋诗

2015-09-29 10:24

  时光流转至明代,祭月活动已遍及全国,亲友们互赠月饼、月果已成礼俗。

  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饼、吃月饼的描述,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中始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说到赏月,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明代在宫中,八月十五日除吃月饼酒馔外,还吃蟹。《酌中志》中记载:“蒸熟五六成,群攒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脐盖,细将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或剔蟹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以示巧焉。”

  另外,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是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玩月桥风光不再,渐渐衰落,后人有诗云:“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