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凡是古墓,多多少少都会出土些
玉器。然而,这些玉器中有一类比较特殊,叫做丧葬玉,是古人专为尸体而制造的玉器,它们是距离尸体最近的宝藏。
据记载,慈禧太后在下葬时,嘴中就含着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其估价为1000多万两白银,相当于如今8亿多人民币。但最后被孙殿英所盗,这颗夜明珠几经流传不知所踪,今天它的下落仍然是一大谜团。
玉琀
含在死者口里的葬玉就就叫做玉琀。古墓中出土最多、最典型的玉琀就是玉蝉。为什么非要做成蝉的模样?蝉是地下的幼虫破土钻出、蜕皮而生的。死者含蝉则寓意着,肉体如同蝉蜕,虽然肉身已死,但是灵魂不灭,依然会从地下重生。
玉衣
在徐州楚王陵中曾出土一件工艺精湛的金缕玉衣,1576克的黄金丝穿起四千多片玉片,玉片全部使用的是上好的
新疆和田白玉。
玉衣其实就是古代的寿衣,用玉片穿线制成,包裹全身上下从头到脚的每个部位,外观与真人一般,就像一个专门罩尸罩。古人认为玉覆全身则可以尸身永不腐烂,所以费尽心机也要做出这样的玉衣罩尸,来祈求自己的尸身永世不灭、长生不老。
除了金缕玉衣,还有银缕与铜缕的玉衣,不同材料的玉衣则代表不同等级的身份。在汉代,一般只有皇帝级别才能用的上金缕玉衣。但是因为金缕玉衣价格昂贵,就招来了许多盗墓贼的亲睐,以致汉代帝陵几乎都被盗掘一空,尸体也被盗墓贼用火焚成一把灰烬。于是,到了三国时期,魏文帝便下令丧葬时禁止再使用玉衣,从此玉衣也在历史上消失。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