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机制铜圆的铸造始于1900年(清朝光绪二十六年) ,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铸造流通时间尽管只有十余年,但其鼎盛时期全国共有十七省二十局开机铸造铜圆。十七省二十局先后铸造的当十铜圆,各不相同,版式繁多。仅以明显区别划分,其版式就有数百种之多。如以细微区别划分,其版式在千种以上。因此当代铜圆收藏爱好者每每以搜寻不同版式的铜圆为最大乐事。
清代机制铜圆版式繁多,尤以当十者为最。清代末期开机铸造铜圆的十七省二十局,无一不铸造当十铜圆,而二文、五文、二十文铜圆则仅有部分省局铸造。故本文所列铜圆收藏方法,仅就当十铜圆而言。
大清铜币部分成交价格:
LOT号 拍品名称 成交价(万) 拍卖日期
1231 宣统年造大清铜币二分 120万 2015-06-26
1720 清 大清铜币己酉 190万 2015-06-26
1714 清 宣统年造大清铜币二分 180万 2014-12-22
4401 宣统三年大清铜币二十文 150万 2014-11-28
10582 己酉大清铜币中心汴字当制 160万 2014-10-02
10581 己酉大清铜币中心汴字当制 160万 2014-10-02
清代当十铜圆铸造之初,清政府并没有对铜圆的纹饰图案,作严格的规定。因此,各省局所铸铜圆尽管其币背皆采用龙型图案,但龙型各异,种类繁多。 初入门的铜圆收藏爱好者,在按铸地省局名,按年号,按材质分门别类收藏当十铜圆时,尚容易分辨,而按龙图区分,则相对比较困难。
近几年“大清铜币”一度成为收藏界追捧的宠儿,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动辄上百万的天价。据了解,香饽饽的“大清铜币”收藏价值极高,但是“大清铜币”存世量极为稀少,一般
古玩市场上的多为伪造品。如今“大清铜币”价格一路狂飙,导致伪造情况越演越烈。
来源:华夏收藏网-市场行情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