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9-29 18:34
何为,这个年轻的艺术家从清华美院毕业后来到美国匡溪艺术学院攻读艺术硕士。他与呼延乃纾创立了青年艺术家团体Avent Studio。前段时间,他们刚刚举办了一个以食物为主要媒介的展览《春天在哪里》。
早在清华美院读硕士期间,何为就相当迷恋“艺术的民主化”以及博伊斯“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名言。他认为,以食物为媒介,是通往艺术民主化的一条可能的路径:“人人都要吃饭,都要依‘食物’而生存。当以食物为工具,以吃为技法,这就给创作提供了自由,进而为‘人人都是艺术家’提供可能。此外,食物象征了性、时间和衰老等,它影射了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而这种复杂性是我一直感兴趣的。
在为数不多的食物艺术家中,无论Jennifer,我或其他欧洲食物艺术家,都是在关注过程。艺术家只是创造一个开始,而参观者(参与者)则是完成一个结果。最有趣的则在于短时间内迎来的不确定性。”
何为和呼延乃纾创立的Avent Studio常常将艺术展览与饮食行为相结合,形成一场关于食物的行为艺术实践。在饮食的过程中,通过与艺术设计品的互动,参与者也转变成为整个艺术活动的表演者。Avent Studio相信当参与者以食物为材料,以饮食为创作技法的话,每一位参与者都能运用餐具、手或嘴,将食物“雕琢”为不同的形态。正如博伊斯所说“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与此同时,通过食物、酒品的饮食动作,参与者会做出自己最真实的反应,亦呈现出参与者不同的成长经历与性格状态。
Avent Studio工作室介绍
Avent Studio是以食物为主要媒介,结合多重艺术语言,进行互动“艺术事件”创作的艺术实践与评论团队。事件是对经历的叙述:团队尝试以“戏”的方式,解读“吃”的形态,将艺术创作与人人共享的饮食行为拉平在同一个维度。工作室由何为与呼延乃纾于2014年纽约创立。致力于展现青年一代中国艺术家的松弛幽默与人文关怀,将艺术以交互的方式予以令人愉悦的表达,营造公众参与的时空交点,传递艺术的社会性理念。
Avent Studio创作有趣有味的艺术品,举行与食物相关的瞬时展览,同时为艺术家、设计师或画廊量身定制开幕酒会。并与众多品牌合作,策划与食物相关的艺术活动。
Avent Studio的艺术创作正是一场场集体性艺术实践,需要观众的参与。换句话说,艺术家只是设定一个艺术的开始,而观众才是将整个艺术最终完成。它具备非常新颖的互动概念,并与食物的特征结合,激发参与者的各种感官体验。
艺术家:何与呼
Avent Studio创始人,艺术家夫妻HE & HU (何为与呼延乃纾)在创作过程中也有不同的侧重。
何为:匡溪艺术学院艺术硕士,并获得清华大学文学硕士及文学学士学位。曾工作与清华大学环境建设艺术资讯研究所(CICA),现为Avent Studio创始人,艺术家与策展人。作为“食物空间”艺术家与语境设计师,何为专注于饮食行为研究及饮食空间环境与整体氛围营造。他坚信食物可以传递情感,亦折射饮食者背后的故事。他以“食材“为笔墨,勾勒并描绘丰富多姿的饮食景观,创造由饮食者共同参与而营造的艺术行为体验过程。
呼延乃纾:毕业于享有美国最先锋当代艺术学院之一的匡溪美术学院和中国最传统的艺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概念艺术家、雕塑家及当代首饰艺术。呼延乃纾则凭借其独特而敏锐的视角解读人们掩藏于内心的童真。她以趣味、幽默的方式,放大了孩童”玩“的本质与行为方式,从而通过其艺术作品丈量人的身体,进而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她作品中的幽默感亦为整场食物艺术活动注入充满戏剧性张力的互动体验。
来源:新浪收藏-藏界人物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