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0-26 00:00
本报讯 (记者朱永安)10月20日至29日,由江苏省美术馆精心策划、主办的“江山多娇——江苏省美术馆藏新金陵画派精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与观众见面。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此次展览展出江苏省美术馆馆藏傅抱石、钱松嵒、亚明、宋文治、魏紫熙5位新金陵画派开创者的经典作品65幅,涵盖画派发展的孕育期(1953—1959)、崛起期(1960—1965)、从低沉到复苏(1966—1979)、拓展期(1980—2002)等各个阶段,呈现出“新金陵画派”的发展历程与鲜明艺术特色。
江苏美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明末清初,以龚贤为首的“金陵画派”以造化为师,注重实景写生,创立了独具江南特色的山水画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傅抱石为首的江苏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实现了中国画笔墨当随时代的创新,被称为“新金陵画派”。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傅抱石、钱松嵒、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1960年以他们为主体组织成“江苏国画工作团”,进行二万三千里旅行写生,1961年赴北京举办“山河新貌”画展。自此“新金陵画派”正式崛起,经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成为20世纪下半叶影响全国的江苏地域一个重要的绘画流派。
近10多年来,江苏省美术馆在“新金陵画派”的收藏、研究、展览、教育推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馆把“新金陵画派”作为收藏工作的重中之重,有目的、有侧重、有计划地进行 “新金陵画派”代表画家作品和相关资料的收藏,使江苏省美术馆成为国内外研究“新金陵画派”的重要基地之一。此次展览除展示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精品外,还展现了该馆对新金陵画派画家及作品进行研究的学术成果,包括纪录片、手稿、影像档案及研究论文等,以多种媒介立体呈现了“新金陵画派”的创作路程,观众可以由此进行一次美术史的学习。
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孙晓云表示,今天我们重温“新金陵画派”的经典作品,仍然具有长远的现实指导意义,将启迪、引领当下艺术家继承“新金陵画派”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贴近生活、反映时代,在深入推进中国社会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阶段,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相关报道见第五版)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书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