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0-26 10:22
关怡
广东省关山月艺术
基金会理事长
张姨与我家有近半个世纪的交情。现在细想起来,诸多故事仍非常清晰,非常感动。
因为同在广州市妇联工作,她首先与我妈妈认识,并成为极为要好的朋友。有这层关系做媒介,她结识关老也就成为很自然的事情。爸爸晚年身体条件不太理想,行动不便,她经常来我家做客聊天,以解除老人家的烦闷。而逢年过节,她更是热情走动;后来她有了孙子,也会带着孩子们过来。她每次到我家,家里都回荡着欢乐的笑声。
两家人交往频繁,且都是坦诚相待,关系亲密无间,都像一家人了。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连买雪糕,都需要有票据,假如能吃一块雪糕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到了夏天,张姨家里会储存一些雪糕,她就让我到她家里拿回去,给家人吃。她把我们当成自己家人,总是那么热心。
也正是因为张姨的热忱与真诚,她有时为了妇联及艺术界的公益事情去求我爸作画支持,我爸都是有求必应。
张姨对我父亲的尊重与友善,只是她对艺术家真诚相见的一个缩影而已。她平易近人,所以能和大家打成一片,不管是美院老教授,还是刚出道的年轻画家,都是她的朋友。
张姨在艺术上勤奋好学,艺术界的朋友都是她虚心学习的对象,再加上她很用功,画起画来也很快上手。她爱画木棉,早年的时候曾拿着画到我家,向我爸及我的先生陈章绩请教。我爸对她的画给予了肯定,希望她绘好广州的市花—红棉。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