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0-26 10:52
从小我对石头的见解,便是源自父亲的一位同学兼好友顾建华。顾建华在苏州虎丘一带非常有名,民营企业家出道,痴迷太湖水石,迄今为止收藏的太湖水石有四百余块,后来又在城北建了一处占地600平方米颇具文化格调的太湖水石博物馆。
而我接触第一块石头是在2010年,源自一个开店的老友割舍。这块灵璧石2009年就出现在老友的店里,是已经给别人1万6千元预定过去的。直至2010年,这灵璧石还在老友店里。我便半开玩笑说用我脖子里佩戴的和田白玉籽料玉佩加钱置换如何,后来也就阴差阳错到了我的手上。现在这块灵璧石成为我家的镇石,自打它来我家,感觉心情越发舒朗。灵璧石上的包浆都呈现脂气迷人的色彩。对于我来说,这是一种缘分。这灵璧石极具观赏性,越发觉得石头身上具有的灵气、韵味不小,肖形状物、妙趣横生。
灵璧石与太湖石又有不同的味道。太湖石追求瘦、皱、漏、透,以此为主要审美特征,而灵璧石除了瘦、皱、漏、透诸要件,更有“玉振金声”的音质。轻击微扣、都可发出琤琮之声,余韵悠长。
灵璧石之肤表,还有圆润细腻、滑如凝脂,入手使人畅心怡怀。这种石把玩摩挲,愈长愈佳,米气消尽,温润尔雅,韵味十足。
之后又得多位企业家、好友的馈赠,自己也越发的喜爱灵璧石,曾设想有生之时定要有一居室会所放满各异奇石。对于石头,我觉得和玉、古玩一样,都是活的。你对它好它也必对你好。如今,我也有了个自己的展馆在苏州相城,自取名“博石园”。
闲暇对坐,一瓯清茗,神趋其中,诗律歌节,琴韵画意,袅袅侧畔,顿发清思,把人带入另一境界,得到一次美的陶冶。
对于收藏石类来说,“求一石易,养一石难”,收藏灵璧石一定要走出石头不需要保养的认识误区,既要赏石也要养石。收藏灵璧石要以石为友,经常用手抚摩把玩,使人气和体润渗入石肤石体,时间长了即可形成包浆,包浆越凝重赏玩价值越高;其次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水养,尤其是定期用净水浸润,不仅有利于保持石头的生气,还有利于保持灵璧石独特的青铜之音。同时,保养灵璧石还要特别注意不能损坏石体,不能用油蜡之物涂抹,否则其观赏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杨青)
杨青
1985年生,从事收藏十余年之久,艺术品鉴定师、评估师,舍缘工作室管理人,江苏省收藏家协会理事单位,曾参与“民间收藏家”栏目。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