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唐宋时期陶瓷茶器中的儒家美学:中庸与和谐

2015-10-27 09:12

  宋代珍珠地划花高足杯

  唐代白釉茶具

  宋代黑釉水注

  唐代贴花研磨器

  品茗时静怡的心境,清幽的环境,雅致的茶器,包含着丰富的儒家美学思想。把茶壶、茶杯称为“茶娘”、“茶子”,更直接表达了这种亲和态度。可见,在古代的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儒家所倡导的和谐精神。

  儒家认为,要达到中庸和谐,礼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体现其礼仪教化,力图通过礼,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礼所追求的是和谐,而茶的属性所能产生的效果就是和谐,而且茶器的形态也正是体现出平稳、对称、庄重的意境,因而讲究茶礼便成了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唐宋宫廷每年都会举行大规模的“清明茶宴”。唐以后各朝代皆效仿,以茶荐社稷,祭宗庙,至朝廷会试皆有茶礼。文人雅士渐渐地成为主要品饮茶的群体之一,他们通常在品饮茶的同时还对饮茶器具进行赏析,从口到足,从造型到釉色再到纹饰,边喝茶边品评,甚至吟诗作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赞美之情。茶道精神融入了儒学的中庸思想,呈现和谐、朴素、清淡、廉洁等美德。这些在无形中会影响唐代瓷质茶具的造型特征,使得其造型特点总的倾向是自然大方,中规中矩,实用坚固,精巧而有气魄,单纯而有变化。另外,瓷质茶具中的装饰素材也很形象地体现了儒家思想。

  儒家认为饮茶可以使人清醒,更可以使人自省,可以修身,可以养德,茶道强调的就是茶对人格自我完善的重要性。茶,从采摘到烘焙到烹煮取饮均须十分洁净,正因为如此,人们历来总是把茶作为人间纯洁的象征,将茶品与人品相联系,说茶德似人德。长期以来,大多数正直文人极力推崇不向恶势力屈服,为正义事业献身的高风亮节,热情赞颂清正廉洁等优良品德。

来源:99艺术收藏-收藏指南-陶瓷古玉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