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我唯一的工作状态就是遵循直觉

  画册中《壹》部分中的作品是用笔蘸上丙烯颜色“击打”在纸上的,从不同的方向,或向内,或向外击打,偶然性和理性控制并存。充满力度击打出的笔触和描画出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尽管折断了许多的画笔,但我获得了期待已久的刺激和兴奋的状态,包括新鲜感。

  《贰》和《叁》两个部分都是用炭精条画于卡纸上的,与其称之为素描,还不如直接说为作品更贴切,或许很久没有用碳素画画了,当黑炭条和纸面接触的沙沙声通过手指的触觉传递到躯体和大脑的感知系统里,并扩散到整个画室空间的时候,无限的快意覆盖了磨破手指和手掌带来的疼痛不已。

  这几组纸上作品起始于二零一三年秋天至一四年底。很久没有用卡纸持续两年的时间这样的一个跨度画画了,开心的不得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仿佛又一次找到了种回归直觉,回归原本,回归心灵,以及对尘埃的细微变化的感知状态,用一种轻松而如负释重的飘逸去获得的绘画境界。它让我的想象力不断的流出,在整个过程中更使得绘画语言纯化得到纯化,成为一个提供了源泉和动力的发动机。我发现其实当一个画家进入到这种状态的时候,作品的尺寸大小,材料选择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对精神境界的相遇与相通提供了一个贴切的绘画表达方式,途径和出口。无所畏惧,死里求生,柳暗花明,精神愉悦,自由状态这些词汇完全属于追求艺术,热爱艺术的最佳理由和机遇。

  艺术是让精神再生的一种特别的巫术,发自于内心,通过颜料和画笔探求心灵境界的触点和起点,越是直接,简单和明确,释放出的气息便越自由,真实和纯粹,这是这批作品形成过程给我的最大回报。往往当“假设,预期和目标”被直接,明确和发自于心的的独到语言所摧毁,那么独一无二和新鲜的东西才会诞生,这就是艺术的神奇所在。经验和技巧的建立并且在创造的过程中不断的去瓦解它可能带来的纠结,对艺术家而言是了不起的,因为往往这个时候艺术是真的碰触到了它的灵魂的密码和大门。艺术的创造不是来自无聊的加法,它是加减乘除的混杂过程,甚至我的艺术常常是诞生在减法和除法之后的乘法,加法是艺术最最无聊的过程。

  我的绘画不局限于具象与抽象的概念,是我的性格使然。我的绘画保留绘画的原本精神,是因为我看到目前流行的具象绘画里的插图气和抽象绘画里的装饰性与材料化倾向,这是我用绘画本体去断然拒绝的态度。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更相信内心的直觉,因为直觉从来不对我说谎。

作者:李迪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