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烧蓝是我国传统的首饰工艺之一,由于这种“蓝”只能烧制在银器表面,因此也称为“烧银蓝”。
烧蓝是将整个胎体填满色釉后,再拿到炉温大约800摄氏度的高炉中烘烧,色釉由砂粒状固体熔化为液体,待冷却后成为固着在胎体上的绚丽的色釉,此时色釉低于铜丝高度,所以得再填一次色釉,再经烧结,一般要连续四五次,直至将纹样内填到与掐丝纹相平。
烧蓝的金属胎体多为金、银、铜,以银胎为主,胎体上各类需点蓝的纹样多由掐丝、浇铸、镂空、磨压、錾刻等工艺制作而成。
烧蓝工艺又称点蓝工艺、烧银蓝、银珐琅,是以银作胎器,敷以珐琅釉料烧制成的工艺品,尤以蓝色釉料与银色相配最美而得名。
烧蓝工艺不是一种独立的工种,而是作为一种辅助的工种以点缀、装饰、增加色彩美而出现在首饰行业中。
景泰蓝工艺与烧蓝相似,不过由于蓝料的成分不同,景泰蓝最终形成的"蓝"没有烧蓝那种水彩般的透明。
由于纹样制作工艺的不同,烧蓝的效果也各有千秋。经过轧制、錾刻的花纹点蓝后,在透明的釉料下依稀可见到花蕊和叶脉的走向,在镂空处点蓝是很需要烧蓝功力的,这种在银白色花纹镂空处点缀着各色晶莹剔透蓝釉的工艺使得烧蓝技法在传统基础上更进了一步。
烧蓝作为中国古代金银器的一种,传世的实物并不很多,主要原因是黄金和白银均属稀有贵金属,不可能大批量生产,又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绝大多数为皇宫所用。许多作为皇宫用品的银烧蓝品种具有很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比如在银制的鼻烟壶中就只有银烧蓝一种。而在近几年的拍卖会上,部分精品银烧蓝也多少为自己正了名。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