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写意人物写生,在这些年里画了不少,多半是不满意,但也偶有满意之作,时间长了,也便有一些想法。
周京新导师在我们本科、研究生时,常常问我们的一句话就是“有没有过模特关?”。模特关怎么过?过得怎么样?一直在拷问自己。
画写意人物画的,几乎没有几个画家说没同模特打过“交道”。这里的“交道”当然不是交往,而是用笔、用墨、用心同模特较量过招。较量的次数、年头有多有少,较量的结果当然有输有赢,甚至较量结束亦不知输赢的也不在少数。其中滋味,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初次与模特“谋面”,都是表现心切,心血来潮,大砍大杀,心中有感觉,却恨手中笔墨不听使唤,叫它往东却朝西,叫它往北却朝南,干湿浓淡,全然无理,画出来的东西与当初想表现已差之十万八千里。其结果必然败下阵来,但终究还是有匹夫之勇,画面感觉是新鲜的,过程也是刺激的,结果是糟糕的。但也尝到写意人物写生过程的滋味是如此的刺激,对写意人物画这事就从此欲罢不能,一往无前了。
知道生动的模特与最后能落实在宣纸上预想效果之间有天地之差距,这差距是多方面的,画着想着再画着再想着,便知这差距有笔墨的,有造型的,有格调的,有感觉上的,有情绪上的等等多方面。而提笔写生的过程往往局促不堪,容不得思前想后,画前想法多,画的过程中往往忘了想或来不及想,什么造型什么格调的,画完又遗憾。画多了,画得时间长了,也就慢慢加点进去,也会从容一些。也能提笔想一想,不让画催自己,而能主动控制画面了。
画着画着也便知笔墨可繁可简,可润可燥,可纵可收,可方可圆,可精致可糜烂,也可厚也可薄等等,个中感觉是大千世界,法门千万,外相丛生,其内核却无形,也知适合自己的不过一二,明了这些,但也未必全明了,只是明了了不少,这其间少不了周老师多次指导。
造型更是难事,多年以笔墨对之,久攻不克,体会甚深。形有正有邪,正未必就好,邪未必不成;形亦有实有虚,实有实的破绽,虚有虚的门道;形有雅有俗,雅有雅的精致,俗有俗的味道;形有工有写,工处易板,写中难致韵;形还有幼稚可爱的,有幽默滑稽,有荒诞离奇的,形有老辣愚拙的,形有天真的,有精巧的等等,形也是万千世界,进去了常常迷失方向,往往不得要领。逡巡反复,无功而返者居多。多年打拼并聆听师门要领,终究明了一二,形之相在变、在无穷,形之相非模特之本相,乃心中之相,形之相虽无穷却也处处显现,可捉摸可感悟,可写就,可塑造,最终是适自己者方能生存。古人之形,别人之形,未必全然适己。认识自己,找到自己情趣之真,再去把握造型,把握笔墨,自然会便捷得多。
一直想过模特关,但模特关难过,后面还有笔墨关,还有……关,关口很多,信心是关键,每张写生有所得,有所悟,就是收获。好在心里手中日渐明确。
禅宗有三境界:未参禅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入门之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悟道之后,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画写意人物画写生何尝不是如此?!我不知自己是处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的阶段还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阶段,总之希望尽快能够是‘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当然仅从模特身上去找恐怕很难找到。
作者:束新水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