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心抒笔墨话大千》一一 浅说浮石先生绘画

       少年时起,即酷爱书画艺术;造访名师,摹制古画(包括在故宫),还曾在博物馆工作过,毫不夸张地说,自己从未停止过对艺术之追求与心中那份敬畏。当然,不好的是,审美眼光也变得不那么宽容。圈内朋友,都知道我是个难以赞许同行,钦服同道的人 。
         当然也有自己的理由,中国书画艺术,不是单一的在纸上营造美状,虽说如今从事书画者,夥矣,似乎绝大多数仅乐于此道;与其说在进行书画艺术创作,倒不如说是书法或绘画的图案制做,仅仅为追求视觉感受与所谓视觉冲击力,形成所谓“个性"与“风格",待以“有眼光" 之商贾,来包装炒作 ,以成名成家。
          浮石先生之于我,是先识其画,再见其人的。第一次见到浮石先生画作 ,便有眼前一亮之感:大胆的用笔,明快的着色,平中出奇的布局,清爽自在的立意,让人耳目一新;更何况, 浮石先生作品的线墨字里行间,并无油滑甜熟习气,靠的是理性情怀的思辨,心灵之音的真率表达。这既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画家,必须做到的 ;但也是如今千千万万从事书画行业的人士,很难做到的。所以,我一直认为浮石先生画画,并不是所谓畅销书作家的一种转行,而是一位极具天赋的绘画者,在寻梦!
          因此,当浮石先生有次告知我,他曾临摹过一些大师的作品,并有过以假乱真的经历时,我就丝毫不觉得惊讶 。因为从浮石先生的绘画气息与底蕴中,我早感受到了他品读大师时独具的眼光,与美的辨识;读懂了大师的心灵轨迹与艺术语言,再用心去摹制,既是研习之法,也是一种绘画之道。古今大家无不如此。
          同样,当浮石先生告知我,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中学毕业时,就有考美院的打算,因经济条件欠缺,家里不支持,才不得已放弃,改考了其它专业,但他从来没放弃过绘画的梦想与追求。听后,我亦丝毫不觉得意外,因为透过线墨、色彩的气息, 我能感知到浮石先生于艺术解读、创作时,那份沉稳、大气与从容,当然还携有一丝坚韧的自信;不是多年艺术素养的浸染,无此气质与状态。
          有幸为浮石先生引为艺术同道,常与之探讨。对他的艺术与才情,喜爱赞服的同时,也还算有些了解。他是心抒笔墨,诉说大千世界之爱恨悲欢、世态炎凉。他是位极有风格与个性的画家,状物、造型化入纸上,人生、社会之感触,发于心中……


                                                                                                                                                                      问来楼人写讫

作者:邹晖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