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9-02-05 00:00
凡·高研究专家马丁·贝利带来了一则最新消息,出于对阿姆斯特丹版《向日葵》的保护,凡·高博物馆决定让这件曾外展近百场的杰作永久待在馆内,不再对外出借。
在伦敦,备受瞩目的伦敦音乐中心方案公布,操刀者是女性建筑设计师伊丽莎白·迪勒;皇家艺术研究院的展览中,米开朗琪罗与时隔500年的一位当代影像装置艺术家,因对于宗教的不同阐释展开灵魂对话。此外,中国雕塑家隋建国近日在深圳回顾了过去十年创作,上千件泥稿呈现雕塑家手中的生命与意义。中央美院教授王璜生的个展“痕/间”在德国波恩举办,呈现艺术家对世界问题的回应。
荷兰 | 凡·高研究专家马丁·贝利
凡·高博物馆宣布,阿姆斯特丹版《向日葵》将永不外借
英国人马丁·贝利(Martin Bailey)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凡·高,著有多本关于凡·高的书籍,是英国著名的凡·高艺术评论作家。贝利在为《艺术新闻》最新撰写的专栏中透露,荷兰凡·高博物馆上周宣布该馆拥有的《向日葵》将保存在阿姆斯特丹并永不外借。凡·高在法国阿尔期间共画了7幅静物《向日葵》,阿姆斯特丹版本(1889)是对另一幅最初版本的拷贝,那张画目前藏于伦敦国家美术馆。
2019年1月,专家们正在评估阿姆斯特丹版《向日葵》的保护情况。
贝利在即将于2月出版的新书《我的向日葵》中记录了阿姆斯特丹版《向日葵》自二战结束后至1973年凡·高博物馆建立,在世界各地参加的79场展览。博物馆成立后,画作仅被小心地出借至海牙、多伦多、德国埃森、芝加哥、东京和伦敦共6次。
1940年,《向日葵》被荷兰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藏进位于卡斯特里科姆的一处沙丘掩体中。
凡·高博物馆的研究者认为,尽管画作的底层与颜料是稳固的,但是对于震动以及湿度和温度的改变“十分敏感”。相比于今天的画面,画作本来更明亮动人,一些原本的颜料已有改变,红色变暗,黄色变深。这个发现让博物馆决定改变照明亮度,从2014年前的150流明降低到目前的50流明。此外,这幅作品被上过几次清漆,但漆面目前变脏发黄且不易全部清除,因为图画层与漆面已经混合。综合画作种种现状,为避免任何风险,凡·高博物馆决定不再对外出借《向日葵》。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