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高孝午专访:排泄比吸收更重要

  相关链接:http://gallery.artron.net/show_news.php?newid=194707#DS

  雅昌艺术网讯 (裴刚) 生命的存在感体验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讲变得越来越麻木,被消费主义驱使而深陷焦虑的泥沼。正如“青蛙效应”对生命的暴力侵害,生命的诞生与死亡的过程,成为资本的狂欢和消费主义大棒趋势下的附庸。高孝午作品中的婴儿、如排泄物的汽车残骸、裹挟与消费泥沼之间的人们,随波逐流与消费浪潮。而新生命诞生、死亡都只是消费战车的燃料和动力。

  高孝午通过新作个展《软暴力》,提出软暴力的概念。何为软暴力呢?软暴力是一种和进攻性、强制性暴力之外的暴力,它表现为一种隐性的特征,具体说是一种以柔和的、劝诫的、安慰的姿态出现的软暴力,是一种与图像和信息相关可视的软性暴力。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记录呈现现实问题,对于他来讲:“有太多、太残酷的现实,而且现在确确实实各种矛盾会越来越多,我把作品呈现出来,大家可能更深入地了解软暴力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很需要它。我一直强调需要探讨把握什么样的度,所以我觉得根据不同人的智慧,要找到更好的方式去处理。需要人们对待事情或者看待问题更包容一点,但是这种包容每个人的方式也不一样,所以说我觉得自身怎么去衡量、怎么去对待它很重要。我看到大家对这个话题的兴趣,而且很多面去谈论它,可能比我作品意义更大。”

  被采访人:高孝午 艺术家

  采访者:裴刚 雅昌艺术网编辑

  地点:林大艺术中心

  语言转变

  雅昌艺术网:您的作品从《标准时代》那一系列作品到《软暴力》这个展览都是对社会现实的比较关注在作品中,新作品的观念和视角和之前的作品对于您来讲是不是存在一种转变的过程?

  高孝午:肯定是转变,其实一直在往这方面努力。这对艺术家也很重要,是需要寻找新的刺激和一些新的尝试,才能激发自己创作上比较更大的可能,给创作方面提供更大的空间。作为过程恰恰是最有乐趣的。这种自我满足感也是最强的,最能找到创作的快乐;体验这种真正所谓的快乐,自己再开发一些新的东西;或者在寻找一些新的阐释空间、阐释方向;不管是《标准时代》到哪个作品,每个阶段都有,《软暴力》这个系列经过很长的冷静思考期。当时做《软暴力》这个作品应该是四年以前,将近五年前做这个作品,那个阶段其实是很痛苦的。虽然大家说痛并快乐着的感觉是有的,但其实是很痛苦的。总感觉自己没有达到那个状态,所以很痛苦。开始做作品时基本上觉得不错了,后来又觉得拿不出来,中间又停了,做的基本上都感觉差不多,过了两年之后,去年初才重新对这个东西有更成熟的一个想法,先是自我感觉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思考,有比较好的观念。自己对整个问题的视角看得更清楚一点,自己判断更清楚一点,有相对比较自然的呈现,这是不断地斗争和梳理的过程。这种突破的过程我也是不断地解构自己或者不断地把原来的一些方面否定,通过今年梳理,整个通了,这种转变应该是比较大的。

  雅昌艺术网:从整体的展览来看,像“排泄物”或者“被溶解”的造形,似乎是柔软的,这种语言背后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高孝午:原本我已经形成一个自己比较习惯、比较满意的塑造方法、塑造语言,这些作品我还是在专注于原来已经建立起的那种语言。假如说一直在遵循之前的语言我也可以做作品,对很多人来说觉得也应该这么做。当我要传达这个作品观念的时候,更是一个信念。在于怎么样使作品通过什么方式才能体现得更好,而不是说我本人纯粹为了建立一个新的语言而去阐释一些东西。这种语言是更自然的,也许我不好去控制它。当然是跟我以前种种的积累也有关系,自然也会带进去的,这是更随性地表达出来。包括《软暴力》的题材,跟我以前的作品差别不会太多,但是《排泄物》这个作品是一种很自然的表现,而且很轻松,甚至是很没有具体、清晰的方法。我不想用一种更清晰、更具体的语言去控制它,尽可能以心为主,约束的东西不要想太多,不希望有太多定性的东西,我反而会更自然地呈现出来,作品会更轻松一点。我也是不想用语言去概括它、总结它,也不要去界定它属于什么样的语言,对观念的传达才会准确一点。

  雅昌艺术网:大家在看到这样的一种造型方式的时候,似乎是这种语言本身也被符号化了,一看到就知道是“软暴力”,就是高孝午的作品。

  高孝午:我做的题材,是因为对我而言必须这么做。“排泄物”的造型,我也有一些自己严格的设定,比如最下面一层流动的形体应该是说得比较俗一点、比较好理解一点,排泄的东西比较稀一点、比较丑一点、比较有瀑布感一样。就是比较低俗的比喻这样比较好理解。比如上面的一层慢慢地流出来,再下来,让快凝固的或者是属于更慢的一种速度产生的一种形体,这是感觉层面的东西。

  雅昌艺术网:是有反讽在里边的。

  高孝午:那些细心人会产生更多的联想,对我来说,我肯定赋予他内心更丰富的想象空间,肯定有方法的,这是肯定的。

  批判现实

  雅昌艺术网:你还是带着批判现实的态度?

  高孝午:很批判,这个作品是比较纯粹的批判。

  雅昌艺术网:是否可以说是对这种消费主义的一种批判?

  高孝午:对,这是一方面,消费主义是一方面,整体现在整个社会的一个发展状况产生问题的最大的原因当然是消费主义的过度、高速、低级、没有底线一种夸张的消费,是反人性的,违背自己内心的消费状态。现代人一旦进入一种物质领域,就被它吸引。不及想消费的方式,可能也是一种很麻木的状态,或者是被某种魔力抓着走了。所以说我做“排泄物”是想表达今天的社会整体吸收的东西过多了,不仅仅是物质。它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精神层面。这是需要重新去洗涤的,把不好的东西应该排泄掉。所吸收的东西本身都不是问题,各种文化也好,也有精神享受的各个层面。但吸收的过多,无法去判断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我曾经说在一定的时候拉比吃更重要,这样看才能心理健康。排泄出来才能真正得到比较健康的状态。

  忧患意识

  雅昌艺术网:“软暴力”展从一进门的婴儿,到侧面的骷髅,似乎有生命的诞生和死亡的暗喻在里边,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间的作品也有和现实有关的情境,包括像《排泄物》里边的汽车、消费品等等,还有最后面的《出入》是跟宗教有关的作品,似乎在讲述生命的整个过程都被绑架在“消费战车”上了。

  高孝午:当然这种“软暴力”指向的方面也很多,但是要表现到真正的冷暴力远远还不够。应该说所谓表现这种极度消费的时代,每个作品所讲述的都是在我们日常生活里边必不可缺的,而且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只要是在都市里生活的人,他受这种依赖或者是这种基本需要越来越大,都市越大需求、消费依赖越大,这种发展是有误区的。因为汽车、房子,其实都在一种日常吃穿住行里边,人活着要靠这些东西,而且又不是一般的吃、住、行,这种发展方式、发展模式和结构是很引人担忧的,我个人有这种忧患意识。包括《染色体》,是和生命有关系,在科技不发达的时候,对病痛的控制更难以把握,现在医学发达了,可能还要更容易把握一个生命的延续和成长。现代社会的环境被人为的污染,包括道德精神的污染,对一个生命产生的伤害,从我的角度来说比古人更可怜。

  从我有小孩之后,就在想这些问题。我觉得小孩生出来,一方面是一种欣慰的,我创造了一个生命;另外一方面我又觉得挺对不住他,可能给他创造了一个痛苦的过程,他需要面对痛苦,可能这个感觉是一种杞人忧天。我们太需要对盲目发展的状态进行反思。《冷暴力》这种现实每个人都要面对着它,甚至我都不知道到底哪个层面好,哪个层面不好,因为我自己虽然是对这些种种问题能够发现,自己会经常去反思,但是我个人已经被植入这个软暴力环境里,我自己生存在软暴力的范围里边,无法琢磨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到底这种方式需不需要解决;在这个社会中发展怎么解决?因为问题这么严重,怎么解决?所以我做这个个展,我也希望从探讨的角度呈现给大家,让普通的老百姓对这个话题有一些探讨和思考。

  解决方法

  雅昌艺术网:《出入》那件作品整体来看是一件装置作品,在整体的展览布局中是怎样的考虑?

  高孝午:主要是五件作品,前面有四件作品《出入》必须在后面。前面呈现了社会上种种软暴力的现象,各种不同的现象用不同的作品呈现出来。这个作品是我对抗软暴力呈现的方法,就是怎么样尽可能地避免冷暴力的方法是什么?用作品提供了参考的可能,这种参考是在我的经验之下:一方面也是在提示软暴力;每个人是需要生活,每个人都需要找到方法,不仅仅是逃避,怎么样去对抗?还是怎么样尽可能减少受到伤害?我的一些朋友有禅修的习惯,我个人很早也很喜欢,我们经常在聊天,一旦聚在一起能聊得特别开心,那种状态其实就是禅修,一直在谈内心的东西,也是在不断关照、反问自己内心到底需要什么东西。有时候真正找到你自己内心想要的时候一下子觉得清楚了,你发现很多烦恼的东西一点不重要,就像洗自己的心和大脑。所以我在上面做了一个佛,做了一个禅修的像佛一样的人,这就是我的状态,我提供了一个状态,我也不会说每个人都需要这种状态。

  下面是螺丝钉,就像陀螺一样会转,是不安定的感觉,可能会倒的,而且它一直在旋转,给对方心理上的暗示,其实是对现实的比喻,现在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带给人恐惧感、不安全感。通过螺旋的螺丝钉这种符号,呈现现实在下面,佛在上面,如何找到禅修的状态,并且立足在这种现实上面,立足在不安定的上面,找到这种相对安宁的一种心理需求、生活状态,看似很矛盾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提供解决软暴力的可能。用我的方法呈现出来给大家。

  雅昌艺术网:出世和入世?

  高孝午:这个词要谈到太多了,所以我找到比较巧妙地结合。佛家说禅修是什么?跟螺丝钉这种共同存在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方面,都有出与入的两个概念。当然你要出世该处在什么样的状态?入世什么样的状态?入世要面对相对出世,不断地寻找自己的内心的需求,但是这两者要特别协调它,就是一种出入,应该是相对完整的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暗示出来,是一个提醒的过程。

  展览布局

  雅昌艺术网:刚才您讲到布展时对每件作品的位置还是有特别的意义的,这几件装置的的布局是怎样的?

  高孝午:我尽可能地是让作品都独立存在,因为每一个作品都代表一个现象,都代表一种角度。又都有联系,要是要把它呈现在一个空间,我觉得会减弱了作品呈现意义的力度、单纯性。空间也会有要求,当然中间的《软暴力》作品最大,《排泄物》在墙上,还是根据空间来定。从意义来说最重要的一个贯穿,就是《出入》必须放在后面。比如《染色体》与《软暴力》之间的关系呈现,一方面是空间的安排;另外,首先是生命要开始的,不想到生命的意义,说一切都没用,这也有一个可贯穿、可延续的步骤,当然我也可以把这个作品,假如这个空间允许的话它也是可调的,这个还是比较灵活的,不是非常固定的一种方式,根据不同的展览还是可以再调的。

  创作状态

  雅昌艺术网:总的来说下面的五件大的装置作品和楼上这几件小一点的独立的雕塑作品还是区分开了,是两个时间段的作品吗?

  高孝午:这写小作品,其实都是属于《软暴力》系列的,而且都是表现汽车的,我赋予它的意义相对更调侃。

  雅昌艺术网:有一些戏虐的东西在里边?

  高孝午:有比较轻松一点的方式,没有像大作品那样严肃性更强一点,可能更接近我以前的作品,其实就当做一个小品。比如我会调节自己很严肃的一个思维状态,这种创作状态需要自己的方法不断地调节自己,在很多时候是我的习惯和很擅长的方式。

  记录生活

  雅昌艺术网:这五件作品是同一时期做的吗?还是在创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的?

  高孝午:比如说《软暴力》这个作品已经四年前就开始做这个东西,北京那个时候应该是06年,根本不是为了展览。其实就是因为自己某个阶段。比如说我买车的阶段,那个时候对汽车的感受,再加上那个时候生活的状态,对汽车的需求,或者是被汽车所困的方面影响着自己内心比较多,所以比较强烈。纯粹是生活感触的记录,真的是从来没有想过应该是展览怎么样。还有像《婴儿》、《染色体》都是比较早做的,差不多三年前做的。

  雅昌艺术网:都是和你自己生活的变化有关?

  高孝午:为什么想到关于生命,当时就是因为我生了小孩之后会想到这样的问题。所以说真正为这个展览做的,比如说《排泄物》,《佛》,还有《骷髅》,原本也有一些想法,相对比较适合这个展览。因为现在我这个阶段对几种问题,或者是几个作品呈现出来的一些问题都有感受,还有一个阶段,就是某个阶段最强的感受,就是通过作品记录自己的思维、记录自己的思想、记录自己的方式。

  雅昌艺术网:对自己的作品有还有那些想法需要继续做下去?

  高孝午:这方面我倒是没有太多地去规划它,因为所有的作品都是必须在自己的内心里有足够想说的愿望;而且要有足够深的感触;而且对某种问题、某种现象也要有足够深的去思考,才会通过视觉的方式,相对比较完整的呈现。所以说我觉得接下去的意义不是很大,因为现在反映的所有问题都是社会变化带给我的,我自己的发展、生活状态发展变化,我的思考都会发生变化,到明年我也许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又变了,或者对某种现象又有新的认识,又拿出新作品探讨都有可能。

  探讨反思

  雅昌艺术网:“软暴力”整体感觉就像“青蛙效应”一样。人在现实中一边享受着很方便的物质生活;另外一方面就被这种方便的物质生活所禁锢了,就是你不得不为这种生活去改变或者是被裹挟着随波逐流,你自愿不自愿地都要在这个现实环境里面。

  高孝午:有太多、太残酷的现实,而且现在确确实实各种矛盾会越来越多,我把作品呈现出来,大家可能更深入地了解软暴力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很需要它。我一直强调需要探讨把握什么样的度,所以我觉得根据不同人的智慧,要找到更好的方式去处理。需要人们对待事情或者看待问题更包容一点,但是这种包容每个人的方式也不一样,所以说我觉得自身怎么去衡量、怎么去对待它很重要。我看到大家对这个话题的兴趣,而且很多面去谈论它,可能比我作品意义更大。

作者:裴刚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