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陶为浤30年前旧作归来

2015-05-25 10:23

  ◆观复

  华夏收藏网讯 到老朋友的山水画家陶为浤先生处闲聊。只见他正在画室里与一位中年人看一叠画稿。我笑道:“来得不巧了,打扰你们工作。”为浤兄忙说:“来得正巧,我们想要你来为这件事写故事呢。”他指着中年人说:“这位宣坚毅先生是我学生。就是他,把我流失了30多年的这批旧作找回来了。”

  我一看,这批画有100来幅,最早的绘于1961年,最晚的为1970年。其中包括临摹张大千和刘海粟的山水、临摹张大壮的工笔荷花、仿虚谷的写意花卉等。但更多的应是自己创作的花卉、蔬果、动物、禽鸟。另有多幅大写意花卉。我与为浤兄交往20多年了,只看到他作为冷月画派传人,在冷月山水方面的创作成就卓著。今天目睹这些早期作品,才知道他基础有多扎实,创作门类有多全面。可以说,这批画作为全面了解陶先生的从艺历程和艺术成就,提供了相当翔实和全面的实物资料。对此,宣坚毅先生可谓功不可没。

  为浤先生介绍说,小宣从小喜爱书法、篆刻,曾随名震一时的书法家曹慕园(清末状元张謇的得意弟子兼秘书)先生学楷隶书法,尤精魏碑;又随篆刻名家叶隐谷先生(邓散木弟子)学治印。上世纪80年代,他乔迁到樱花园小区,与小宣比邻而居。于是,小宣便“近水楼台先得月”,主动上门求教,陶先生也很喜欢这位有天赋又勤奋的年轻人,倾心地传道授业解惑,慢慢地由邻居而成为了师生。有了这个扎实的基础,宣坚毅进入华东师大对外汉语系研究生班,学习书法、篆刻和中西文化美学比较。毕业后留校任外国留学生班的书法篆刻老师至今。

  那么,这100多幅作品是如何失而复得的呢?原来当年为浤迁居时,淡水路丰裕里原居,连同这批画作和部分家用物件,一并留给了自己弟弟,多少年过去了也没有过问。一直到2014年初,宣坚毅辗转从朋友那里看到老师旧作,立刻要求朋友转让,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以不菲的价格受让了过来,并送到老师处,请老师确认。陶先生这才知道。

  老师十分感激。他花了许多天进行鉴别,确认是自己的早年作品。同时对部分尚未画完,或虽画完而没有落款、盖印的,一一追补完成;出现破碎的,则重新装裱。刚才我看见他们在画室里忙碌,就是讨论有关整理、修补事宜。

  我问小宣,为什么要倾其所有买下这批旧作?他的回答很实在:“第一是为学习老师丰富的创作题材和多种的创作风格;第二是有缘,既然被我看到,怎能再从我手中流走?不敢说报师恩,至少也为老师做件实事吧。”

  现在,师生俩正计划专门举办早期作品画展。我非常赞同这个计划,希望画展早日与公众见面,在更全面了解陶为浤先生艺术成就同时,显示他与宣坚毅先生深厚的师生情。

  作者 观复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