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8-04 14:58
“中国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由中国国家画院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立项管理,是“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之一。
现征集相关文献,以期建立中国当代艺术历史资料的收集、保存、整理及研究体系。
一、征集范围和内容:
(一)时间范围:①以改革开放为起点,以当代艺术为主线;②包括具有重大影响的更早期文献。
(二)征集对象:艺术家、艺术理论家、批评家、策展人、艺术机构、艺术团体和艺术流派。
(三)艺术家的征集条件及资料征集范围:
1、艺术家限定:参加公共机构主办及非商业性的群展不少于10次,个展不少于1次,且个人艺术创作连续性不短于10年。(为保证所收录文献的真实性,所有提交信息将会详加核实)
2、艺术家个人基本资料:包括艺术家个人的艺术简历(请提供最新的版本,内容
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参展记录、作品公共收藏记录),以及各类个人影像资料(文献性照片请提供图注)。
3、艺术家个人文献资料:包括各种与艺术家个人相关的研究文章及学术出版物等
(拍卖图录等商业性出版物除外)。
4、艺术家个人作品资料:包括个人在不同创作阶段的代表性作品资料、手稿、影像、笔记、采访等(作品图片请采用数码的方式提交,请以图片的“文件名标注的方式”,注明作品名称、材料、尺寸、年代等信息)。
(四)艺术理论家、批评家、策展人的资料征集范围:个人简历、各类影像资料、学术文章、专著、学术出版物、手稿、笔记、策展文献等。
(五)艺术机构(包括美术馆、画廊、专业媒体、院校等)的资料征集范围:机构介绍、历史沿革、各类影像资料、举办和参与过的相关艺术活动、学术出版物等。
(六)艺术团体和艺术流派的资料征集范围:简介、历史沿革、在不同创作阶段的代表性作品资料、手稿、各类影像资料、笔记、采访、学术出版物等(作品图片请采用数码的方式提交,请以图片的“文件名标注的方式”,注明作品名称、材料、尺寸、年代等信息。文献性照片请提供图注)。
二、内容提交方式:
1、以上资料,除相关学术出版物之外,请以电子文件的方式提交。文字材料以WORD文件格式,图片资料以.JPG的格式,统一发送到dak@artintern.net邮箱,邮件的主标题请以“×××(艺术家姓名)+中国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的方式标明。图片质量每张请不要小于20M。
2、学术出版物(包括书籍、画册、期刊等)请以邮寄的方式,寄送至: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村北街205号,中国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文献征集办公室,邮编:101118。邮件包裹的封袋上也请以“×××(艺术家姓名)+中国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的方式标明。
三、收录原则:
1、经“中国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专家委员会认可之后的收录名单,将会有专人联系艺术家,核实资料的真实性,以及落实艺术家授权“中国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使用其个人文献资料的法律程序。
2、艺术家经正式授权后,将默认“中国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在非商业性的学术研究范围内,通过内部查阅、网络公开查询、公共研究、出版等方式,使用其个人文献资料。
四、相关说明:
1、“中国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的主办单位为中国国家画院当代艺术研究中心。
2、文献资料的征集工作由“中国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文献征集办公室负责。
3、“中国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工作为长期收集,请持续提供最新资料。
4、“中国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文献征集地址为: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村北街205号,中国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文献征集办公室;邮编:101118;电话:(8610)84505303;传真:(8610)84505303;工作邮箱:dak@artintern.net。
5、档案库筹备组:方力钧、吴鸿、舒可文、王一涵、李兰芳
6、档案库秘书处:王雪、牟瑜、高松寅
(本征集函可复制、传播)
中国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
2015年8月1日
来源:艺术国际业界动态 作者:艺术国际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