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胡同里的2015北京设计周:脚踏实地的生活感

2015-09-24 16:53

  每年的北京国际设计周,大栅栏都是主战场。

  关于胡同的软性生长,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更新,过去五年大栅栏一直在探索。平日里去大栅栏街区,你也许已能够体察到在地居民的日常与入驻商家的成长是如何在这个社区和合共生,而北京设计周的契机,则给了 2011 年就开始启动的「大栅栏更新计划」一个集中展示成果的平台。

  昨日是设计周开幕首日,杨梅竹斜街较之往常也热闹了许多。但这种热闹不似南锣鼓巷或是五道营胡同那番景象,形式各异的商业生态在这里悄然生长,但却都装在气质内敛的“盒子”里,他们是插画师、音乐人、收藏家、服装设计师或是咖啡师等,把生意做得小而美,却没有冲淡整条胡同自如的生活感。

  杨梅竹斜街

  老阿姨们搬出马扎,晒着初秋下午时分的太阳唠嗑儿,一旁的棋牌室里一桌桌打麻将洗牌的声音此起彼伏,小店门口晒着填充枕头用的荞麦皮……设计周于他们而言只是胡同里的游客翻了几番,当操着各地方言或是各国口音的游人路过拍照时,他们也会偶尔抬起头自上而下打量一下人家。

  说回到游客模式,想要来趟设计之旅,就不要错过胡同小巷里一个个竖在门口亮黄色的指引牌。超过 120 个展览与活动散布在周边 10 余条胡同中,即使是迷路了也有撞见意外惊喜的可能。

  杨梅竹斜街 120 号成为 5 年来更新计划成果的主展区。这次的展览以“三井新社区建设”为主题,将大栅栏更新计划从试点阶段到社区建设阶段中社区的空间以及研究及实践方式均做了展示。尤其是 2013 年开始至今的「领航员计划」,也把更多实验变成了落地项目。

  比如设计师曹璞做的「谦虚旅舍」,通过一组带有床、写字台和门的可滑动立面,改变房间和室外面积配比,在没有那么多游客居住的时候,把一定面积还给院子。

  设计师曹璞

  又如野建筑事务所(Yeah Archkids)在杨梅竹斜街 56 号做的胡同寄生-白林旅社,晚上它可以是一间客房,白天就是一个可以承载展览 workshop 等活动的公共性场所。

  而在杨梅竹斜街 122 号一个已腾退清空却布满生活痕迹的小院里,大栅栏跨界中心联手 Studio X 做了名为「居住之间」的展览,呈现来自包括流泥 (Solveig Suess)、Matja?Tan?i?、蔡远河+袁素、李沛锋、CUDI(Creative Urban Development Institute),Matthew Niederhauser 与 John Fitzgerald 等国内外的艺术家的影片、装置、摄影、出版物及版画作品。他们的作品,或深或浅地与这里的居民以及社区空间产生对话,探讨着生活中离开与停留、迁移与适应之间的话题。

  另有我们去年设计周期间曾介绍过的微杂院、微胡同以及内盒胡同等项目也在这次展览中一并展出。这些项目成果分布在杨梅竹斜街、炭儿胡同、苕帚胡同、茶儿胡同和延寿街的多个地点,串联起整个社区。

  内盒胡同

  微杂院

  除了设计师们一展身手,进驻大栅栏设计社区的商户们也都在设计周期间带来特别企划。比如 Triple-Major 的五周年特别展览,其中还包含一个以 5 为核心元素的微型展览。这次,《藥》店与多位设计师合力推出了五周年合作新系列产品,比如香港设计师 UUendy Lau 的手工配饰产品,羊驼、熊猫与大象在《藥》店针灸人的带领下回到古代,翻越庭院假山。系列中的三款胸针设计可别于领口、胸前等位置,能够为一身常规装束打破沉闷。

  UUendy Lau 作品

  另有铃木商店的纸塑艺术家鲁艺个展与夏木的“苎麻的剩余价值”邀请展也都值得一赏。

  当然,如果你想要感受大栅栏独有的气质,不妨去逛一逛位于樱桃胡同的天陶菜市场。当在地居民、参展设计师和游客融汇在一个空间,整个市集仿佛都活出了一种脚踏实地的生活感。

  最后,我还是觉得看图说话比较清楚。(当然有时间自己去玩一圈也不错)。

  这个名叫串板车的家伙本来就诞生于北京的老胡同,是专为小尺度的、机动车不方便进入的城市环境而设计。

  这是位于杨梅竹斜街 27 号二层的一家男士服饰店 TACITURNLI,点着淡淡薰香的空间予人以舒适之感。设计周期间,TACITURNLI 与米念工作室合作了「沉默的配方 Silence Recipe」展览,将喜欢的食物配方和服装连接在一起,呈现一个新奇的状态。如若购买了 TACITURNLI 的产品,还将在 10 月 1-3 日获得下午茶机会,届时米念和 TACITURNLI 会有三场“沉默”的食物表演。

  这是一本在设计周期间首发的城市绘本《一点儿北京·大栅栏》,出自绘造社之手(可以买到)。如果去现场的话,还有全景轴测图《大栅栏》被制成的大幅黑白图稿邀请参观者现场参与填色互动哦。

  在笤帚胡同 8 号,双喜 : 城市公共服务系统是一个临时展览。它提出了一些公共空间的解决方案,这个三维模型的建立也想要收集社区居民的反馈意见同时展开讨论。

  茶儿胡同三号院是近期 Remix Studio 位于大栅栏地区的一个旧建筑改造项目。

  如果逛累了想歇歇,恰好又对精品咖啡感兴趣,那么直奔朱家胡同找到那扇年代感强烈的红色木门就可以了,Berry Beans coffee lounge 和彼伏时尚空间都在里面。

  当然杨梅竹斜街上的人气店铺 Soloist Coffee 也是不错的选择,坐在二楼的露台还能看见对面蔡锷将军结识小凤仙的青云阁呢。

来源:凤凰网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