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北京1094处园林古迹面临消失危险

2015-09-25 08:26

  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昨天继续举行,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作了关于检查《北京市公园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本市历史名园保护的盲区依然存在,仍有1094处没有被纳入保护范畴,随时有遭到破坏和永久消失的危险。

  市园林绿化局提交的关于《北京市公园条例》实施情况的书面报告中提出,在去年的“会所中的歪风”专项整治工作中,截至目前,全市公园中24家会所,6家关停,18家转型,无一反弹。但是,公园用地总量不足,本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仅为15.9平方米。下一步将依法编制北京公园事业发展规划,开展修订《北京市公园条例》立项论证工作等。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柳纪纲介绍,调研发现,历史名园局部被占用现象仍较为普遍,历史名园总体规划和文物保护规划始终没有得到批准,实际保护面积与应保护面积相差近20%。有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视觉通廊已经被城市建筑包围,给自然、历史和文化环境造成永久性破坏。文物修缮专项经费使用规定僵化,难以满足日常维护和定期大修的保护性修缮的需求。历史名园保护的盲区依然存在,园林格局及园林要素至今尚存的古迹中,仍有1094处没有被纳入保护范畴,随时有遭到破坏和永久消失的危险。

  此外,公园管理执法较弱,“黑导”和游商等不法商贩屡禁不止,歌唱团体、舞蹈团队制造的高声浪,对其他人和周边居民产生一定影响。《条例》将部分执法权授予城管部门,公园管理机构对违法行为没有处罚权限,只能劝阻,积极性不高。

  执法检查组提出了相应建议,在加强历史名园保护方面,继续解决历史名园被占用等遗留问题,抓紧腾退、清理和搬迁,逐步恢复历史名园的格局风貌和历史真实性,特别是天坛公园要认真兑现2030年前完成腾退的国家承诺,对部分公园用地权属不清及新型公园建设用地突破现行政策等问题,也要制定办法逐步解决。在人流高峰时,采取包括价格调控、预约限流等综合性措施,缓解历史名园的接待压力,建立文物日常维护和定期修缮的资金保障制度。制止城市建设中的“贪大求洋”,防止对历史文化的轻蔑,警惕权力资本的强势挤占。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