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DANCE DECO,小珂 x 子涵
摄影:河不止
(编者按)正值2017年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借此机会隆重推出出版物—《身在亚洲-当代剧场的身体呈现》的电子版,这一本书完整回顾了2015年HUGO BOSS ASIA ART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讨论了亚洲“边界之间”的问题,在此框架下延伸出来的教育活动“身在亚洲——当代剧场中的身体呈现”于2015-2016年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内共计举办了十场演出一场对谈。
“身在亚洲”沿着 “HUGO BOSS 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的脉络继续发力,由上海外滩美术馆和张渊联合策划推出相关出版物,深入探讨中国与亚洲各地在当代表演领域的相似与不同,比较各自的创作理念、手法、主题以及背后的文化与历史,以亚洲为限,重新审视我们身上的问题与可能。
(下载电子书方法请见文末)
海报设计:周祺
· 回望未来,不可见的亚洲
文/ 张渊
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身在亚洲》项目历时半年,邀请来自不同地域与文化的艺术家(团体)参与,共计十场演出与一场对谈,以“身体”的视角重新审视亚洲的当代剧场创作,同时把中国大陆放回一个“亚洲”的语境,以求开启新的话语空间。
项目开始至今已快两年,原有的问题未见有一个理想的答案,却引出一轮新的问题有待探讨。“亚洲”这个概念愈发模糊,无论从地理、文化、历史还是人种,无一不是徒劳地指向这个“目标”。西方再一次陷入困境,试图拨出部分热情,投向其眼中的那个“亚洲”,然而时过境迁,一个并不存在的“亚洲共同体”似乎不急于完成自我的构建。身在“亚洲”,中国又与“亚洲”的距离多远?
作为一个美术馆里发生的演出项目,副标题取名为“当代表演中的身体呈现”也许更为切题。近两年里,表演艺术在中国的美术馆与当代艺术机构中被重新点燃,无论是作为辅料还是主料,涉及的面向已远远超出僵化的剧场体系所能触及的范围。“身体”仍是大部分演出的出发点,它发散式地伸向不同的语义场,唤醒未知的生命能量与可能性,身体即当代,以身做尺。
《未命名的表演》,45分钟,contact Gonzo小組(日本)
摄影:河不止
参与演出的艺术家各自以不同的角度进入,彼此产生交集,又开辟出新的面向。 每一场的“配对”只是策划人当时的自作聪明,换作今日,可能出现不同的组合。演出只认现场,然而现场后的回响可以用文字留下,陆续两年,得以完成对所有参与艺术家的采访以及采访的梳理。如果存在一个“亚洲蜃楼”,《身在亚洲》则未完待续,作为现场的见证,愿此书打开一个系列的讨论。
衷心感谢上海外滩美术馆与 HUGO BOSS ASIA ART 对这个项目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陈冬阳女士,能参与整个过程并极大推动了项目的发生与进行,还有陈丹女士今年对于出版的意见与帮助,以及参与项目的艺术家、写作者、影像记录者与所有的工作人员,同时感谢答应邀请但因各种原因无法成行的三位艺术家,她们是印度的Mallika Taneja, 印度尼西亚的MelatiSuryodarmo和中国的吴梦。
《美丽的错误》的第二次表演,40分钟,戴陈连
摄影:戴建勇
· 身在亚洲——当代剧场中的身体呈现
由上海外滩美术馆、张渊联合策划
当代剧场是一个不断在更新中的概念,有別于传统戏剧的舞台形式,它着重探索表演艺术与现实之间的一切可能,从形式多样到范式转换,直面当下社会现象。身体的创作是当代剧场的一个重要特点,以最为原始的方式,甩开语言叙事的障碍与可能的虚假。我们试图通过“身体”走进亚洲,以最为本质的身体感受切入亚洲各国文化之间的脉络。长期以来,亚洲各国的文化艺术以西方美学为镜审视自我,疏于彼此之间的观照;中国大陆亦是如此,虽身处亚洲,对于周遭世界却所知甚少。
《非肥匪费》,40分钟,纸老虎工作室(中国)
摄影:河不止
2015年的 HUGO BOSS ASIA ART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提供了一个让区域内的艺术创作个体和他们身后更大的社会历史与背景进入彼此的视野的机会,在宽泛的“亚洲”概念下,从内部建立一种有效且可以操作的逻辑和结构。依附于这个语境,我们选择中国大陆与亚洲最为前沿的当代剧场艺术家或团体,他们以“一对一”的方式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展开别开生面的碰撞与对话。“直面社会”与“文化间隙”两个基本议题,以不同的面向深入探讨亚洲这个曾被西方建构出来的世界,让我们以亚洲为镜,重新思考中国大陆近些年遇到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当我们思考舞蹈时我们在思考什么》
45',徐家辉(新加坡) ,照片由上海外滩美术馆提供
这个框架下的讨论不止于社会问题。身体与社会环境互文,从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的多元表达,每个人“渺小”的身体折射着当下社会的气象。当代剧场中的身体不“表演”,源于本能的表达意志而不同于线性的逻辑思维,直面社会于是得以可能。中国与亚洲的社会形态即存在同构,又由于发展以及文化的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面向。剧场不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种信号。
《水母》,90分钟,王嫣芸(中国)
照片由上海外滩美术馆提供
在西方的审视下,亚洲文化一直处于一个被动而又“次等”的他者地位。东西之间的这种文化等差长期以来从未得到有效地弥合,亚洲在等待的同时又忽略了彼此之间的观照。亚洲是一个被西方划定出的概念,各国之间的文化表面上相似,细看则相异而糅杂,如今的我们熟悉而又陌生。身体是文化,剧场中的身体在文化身份的构建与突破上如何应对?是否可以摆脱文化交流在政治与商业的日益夹裹下呈现“表面化”与“正确化”的态势?不是简单地求同存异,而是在各自文化的间隙中寻觅或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
从事当代表演艺术(剧场)的策划、制作和写作,与国内外剧场、艺术节以及多家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开展合作,策划制作演出,开展讲座与工作坊等活动,致力开拓中国当代表演艺术的发展与跨文化合作交流。
尤其关注具有独立原创性的艺术家(团体),先后参与上海下河迷仓、组合嬲、北京草场地工作站和纸老虎工作室的演出项目,参与策划制作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聚裂”演出季、在Basement6 举办的“嬲嫐现场”艺术节等。现为上海明当代美术馆(McaM)表演及驻地项目联合策展人。
2015 至2016 年与外滩美术馆合作,在“HUGO BOSS ASIA ART”活动期间,策划《身在亚洲--当代剧场中的身体呈现》,组织超过十场来自中国内地与亚洲地区的演出和对谈。
为了方便读者了解书籍的内容,我们陆续会推出精选的章节分享,目录奉上:
目录
09 当搅局者遇上疼痛的哲学
When Disrupter Meets the Philosophy of Pain
27 表演驻地项目
DANCE DECO Artist-in-Residence Program: DANCE DECO
47 激活中的人与物
Human and Object to be Activated
65 仪式的入口
Entrance to Rites
83 未知的表演
Body x Brain Research x Media Technology
107 刺入身体的言语
Speak Into the Body
121 附录 : 放弃社交层面成功的主动边缘者
Successful Active Maginals Who Give Up Social Life
特别要感谢以下各位对项目以及书籍的支持!
身在亚洲——当代剧场中的身体呈现
参与艺术家(按演出时间顺序):
纸老虎工作室
contact Gonzo(日本)
小珂X子涵
Geumhyung Jeong(韩国)
戴陈连
林人中(台湾)
丸仔(香港)
徐家辉(新加坡)
乂媒体工作室
王嫣芸
联合策划:上海外滩美术馆、张渊
出版物责编:张渊、陈冬阳
封面设计:周祺
书籍设计:王佳怡、王欣源、唐越
感谢:张献、由宓、卿青、董河、黄志豪、疯子、 莫力、桑琦、高康妮、陈丹、赵郁颖、陈迅超
项目支持:HUGO BOSS ASIA ART 2015
下载方法一:PC端登录官网,点击出版物,下拉选中书籍,下载百度云盘
下载方法二:PC端登录官网,点击媒体中心,点击中文资料。
欢迎下载!
当前展览
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 2017
展期:2017年10月27日-2018年2月11日
欲知更多详情,请访问RAM官网。
上海外滩美术馆
费用: 50元(门票) 20元(优惠票)
开放时间:周二 至 周日 10:00 - 18:00
地址:虎丘路20号
官网:http://www.rockbundartmuseum.org/cn/
来源:2017-12-06上海外滩美术馆RAM上海外滩美术馆RAM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