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展览预告 | 界面效应Becoming:一种内在性的不断生成状态



前言


“界”、“面”、“界面”和“界面效应”是四个可以分开理解的概念。“界”和“面”在日常生活和哲学层面非常普遍。“界”有边界的意思,边界是众多信息汇聚的地方,是一种“和而不同”的理论意识。“面”是有限性和相对性,因此每一个领域才获得了其自身的规定性。


这个展览是已经持续推动了三年的研究项目,在整体学术脉络而言,涵盖了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家这个群体的创作状态,反映出中国抽象艺术现状的基本框架与样貌,为研究中国抽象艺术发展的历史和生态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与大量的资料。此次展览中青年一代艺术家的作品,涉及架上绘画、雕塑、装置和数字媒介等多媒介艺术领域。


21世纪以来经济、科技、通讯等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消解了中西方艺术家看待世界的差异性。对于抽象艺术而言,不论它复杂的发展脉络,还是面对未来可能会形成的状态,今天的抽象已经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或流派,它是游离于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语言形态。这种语言形态包含了艺术家对过去的思索、对当下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的判断。从这个角度谈及的抽象问题,已经不只是视觉形态的抽象,而是不同时代中国艺术家反映出的个体语境和知识结构上的差异和多样性。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谭平

                                           


界面Interface产生于互联网即时通讯来临的时代。界面描述了人机系统以及物质事件和精神事件之间的接口关系和交互状态。界面是集成了人、事物、现象、技术、空间、时间等要素和因素的一个文化复合体。而界面效应更像是德勒兹所指的Becoming,表示这个文化复合体的交互、持续演变,一直没有达到未来的一种状态。界面效应所对应的中介系统中,事物不是本质的,二元固定的,是持续演变,是持续在Becoming一种内在性的不断生成状态中。界面效应既是差异与分歧之所在,也是沟通与融合之处所。


借用“界面效应Becoming”这个概念作为此次展览的主题,主要是基于对中国当代艺术现状的思考,以及尝试研究的可能性视角和空间。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持续推动的:“中国当代艺术现状与生态研究”项目而形成。2018年该项目以中国抽象艺术多媒介研究作为观察点,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切片,以专注而又开放的视域来面对这个领域的现实状态和当下问题。展览试图在尝试恰当的观察方法和研究方法的同时,推动青年艺术家自我更新、自我批判,自我生成的能力。这个展览是站在国家这个平台上朴素的致力于建构学术研究日益崛起的中国视角与价值体系迈出的步伐。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

刘燕


部分参展作品


△ 唐骁,《铁瘤》,100x100x51cm,铁、锌板、丙烯酸溶液、漆,2016


△ 杨熹,《Untitled》,100x80x40cm,织物、绳、塑料、钢,2017


△ 谭天,《Marianna Uutinen + Pat Steir + Jitish Kallat》,

215x300x38cm,布面丙烯、石头、缠绕膜,2014

△ 闫博,《无题》 ,245x125cm ,综合材料,2017


△ 马秋莎,《沃德兰-舍宾肉》,水泥板、尼龙袜、木板、树脂、铁,123 x 245 x 5.5,2016


△  杨心广,坏土2号,120x240x3cm,综合材料,2018


△ 张增增&未琢文化,《造物》,尺寸可变,脑电波意念控制器、屏幕、摄像头、墙体、玻璃钢,2016


△ 张帆,《急就章第五组之三》,400x200cm,布面丙烯,2016


△ 吴鼎,《only when people are ignorant about the reality can they reach him as infinitely close as possible》,14'57''5Edition+1AP,影像,2016


△ 周钦珊,《我触摸到声音的骨头》,16+4幅胶片,胶片,2018


△ 刘文涛,《无题》,200x200cm,布面铅笔,2017


△ 李涛,《酋长》,175.5x326x9cm,铝、氧化铝、刨花板、纤维板、ABS塑料、丙烯颜料、氟碳漆、不锈钢,

2016-2017


△ 吴梦诗,《四个袋子》,120cmx120cmx10cm,

动态装置、铝、弹簧 ,2018


△ 陈锦潮,《源》,460cmX 460cm X100cm,

墨,木头,水缸,2014


△ 陶都罕,《斐波那契坛城》,尺寸可变,装置,2017


△ 邓悦君,《呓语》,尺寸可变,铁、LED灯、电视,2015


△ 李消非,《Assembly Line-No.35》,4分30秒,彩色高清视频,2014


△  洪启乐,《鳞》,尺寸可变,数字影像,2017


△ 任远《commit》,1分16秒,数字影像,2018



界面效应


【主办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承办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

今日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

参展艺术家: 陈锦潮、陈彧凡、董大为、邓悦君、洪启乐、李涛、刘文涛、梁远苇、李消非、陶都罕、谭天、唐骁、马秋莎、任远、吴梦诗、吴鼎、王志鹏、王智一、杨心广、杨熹、闫博、张帆、周钦珊、张增增&未琢文化



【展览时间】

2018年11月4日-11月27日

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

今日美术馆3号馆


【开幕时间】

2018年11月4日下午3点




正在展出


注:


1、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转发到朋友圈与大家一起分享!

2、你可以在微信上查找公共账号,搜索“今日美术馆”,加入我们的行列!

3、关注今日美术馆,你可以获得更多展讯、有趣的活动信息,很多都是免费的哦!

4、你还可以回复“0”,进行自助查询!

5、今日美术馆开馆时间:10:00-18:00,每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全天开放!欢迎大家!


今日美术馆网:http://www.todayartmuseum.com

今日美术馆官方微博:@今日美术馆

官方微信号:today_art_museum



作者:今日美术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