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用几个关键词或简单的语句介绍一下自己。
我是教书中喜做饭的,喜做饭中爱画画的,爱画画中姓裴,名昌龙的PEIBEN。
2.这次的参展作品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版画,系列丝网版画中的四张:《Angel》、《Gentleman》、《Staring》、《Falling》。这个丝网作品在内容上摒弃了传统版画题材,画面主体是具有青年人特征抽象的奇怪的角色形象:长着翅膀的怪人、拿着雨伞的鸟绅士、有着大眼睛绿毛的怪、还有下坠的红色天使。作品的特点或许应该算是在创作制作时候都没有事先的稿子,所有色彩、画面、肌理、痕迹、层次、细节等都是在丝网版画制作过程中及时直接进行的。
3.日常创作中,你更擅长或倾向于选择哪种主题来进行艺术表达?
在创作时候,自己比较随心随兴,大多时候都是自由的。在我的创作中主题更多是关注人和情感本身。这种情感包括生活小事、精神世界、哲学思考等,他们来自某本书的一段文字,来自某一个人或一件事、又或来天马行空的思绪,以其自己偏向于超现实主义荒诞的风格加以表现。在材料上到没有具体限制,有铅笔、水彩、钢笔、针管笔、版画、综合材料等。就艺术语言而言,我想更多是属于创作者个人所关注的点和其思考吧,表现形式都是一个可变化的过程,毕竟是年轻人,还有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用一个符号就完全代表了的。
4.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你的创作,你会用哪几个关键词呢?
情感、思考、爱、不同。
5.在过去的艺术创作中,你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什么?如何去解决的呢?
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艺术到底是什么,这就相当于人活着为了什么一样的命题,或许是伪命题,或许是真命题!当然这并不是我所面临的困境,想想在过去创作中一直挣扎和解决的是什么?是如何创造,如何创作一个不同于别人属于自己的东西!它不是政治的,不是经济的,不是物质的,不是这样的,也不是那样的。那是什么样的呢?!在我看来就是不再为一个具体的问题所困,只需要多做。
6.你认为生活、学习的地域环境对自己的艺术创作有影响吗?体现在哪些方面?
环境太重要不过了,学院派不就是之一啊!
7.对你自身的艺术创作及理念方面产生影响的因素还有哪些?
除了具体环境外,我想就是要多看,人站得高看得远嘛!
8.你如何理解职业艺术家这个称谓?你目前是一个职业艺术家或者未来会选择做一个职业艺术家吗?
“职业艺术家”这个称谓更多是他人对你的一个身份的界定,艺术家也好、职业艺术家也好、画家也罢,只是一个称谓而以。并不会影响你真正爱好和从事的工作。我想我不会选择做一个职业艺术家。把自己的爱当成职业,我怕我某一天就忘记爱和工作而分不清彼此。
9.你对现在涌现的众多青年艺术推介项目和展览怎么看?你自己会如何选择?
众多的青年艺术推介项目和展览非常的好,一是说明现在社会在变化,文化艺术得到重视,二也是对文化艺术的普及和传播事业作有力的贡献。三是对青年艺术家有力的支持,能把更多青年艺术家及其作品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有幸能参加第二届常青藤青年艺术家推广计划,我是非常高兴的,一是在这里可以和老朋友再次见面,二是能更认识和被认识更多喜欢艺术的朋友。
10.在创作之外,你平时有哪些兴趣爱好呢?
喜做饭中画画的,那就是喜欢做菜做饭。川菜都没有问题,关键还得色香味俱全。
11.你觉得怎样的艺术家才算成功?
这个所谓“成功”未免有点功利性在里面呢?
12.如何看待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希望自己在未来扮演其中的什么角色?
好像什么东西一加上“当代”就高级,就像加上“皇家”二字,如皇家艺术学院、皇家美院什么的。当代艺术可能是更偏向当代的公众性,它是在一个时代背景和语境下的艺术方向吧。我没有过多地考虑自己的角色扮演,自己画好自己的画吧。
作者:常青藤青年艺术家计划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