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让孩子们走出美术圈的“模仿秀”吧

  从昨晚到今夜,我都在床上。因为我习惯于在床上写作。这两天2010年度《上海文化漫步》“美术篇”的交稿期限已到,不得不硬着头皮赶。

  我已经为由上海文联主编的这本“上海文化白皮书”的美术部分,当了9年“枪手”了。

  有一件值得欣慰的事件是,正是在2006年的《上海文化漫步》中,我最早提出建议,将上海展览中心改建为近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这个建议后来不断获得各界有识之士和媒体的响应。如今,这个梦想似乎离现实更近了……

  如同我平日里给自己从业的“主流媒体”写稿,为这样至少是“半官方”性质的出版物写稿子,而且是某个领域年度的评述,难得洒脱,总要周全些才是。于是乎,我通过报社的稿库搜索出2010年度我写过的所有稿子,挑选出该年度美术圈有意思的事件或观点,拼凑起来。

  但也有些观点是我写着写着不经意出来的,譬如以下这段文字:

  “模仿已经成为我们艺术教育的“基本功”,这就难怪中国的年轻艺术家热衷追赶潮流和做“模仿秀”。如果实在要从消极因素中寻找积极因素的话,我发现至少如今年轻人模仿的对象比过去多了。前几年“主流美术界”与“当代艺术”的交锋,其实是中国两大艺术模仿流派的交锋。不管谁胜谁负,都不过如此而已。可怜了这些艺术学子们,跟风跟得头晕眼花。我们的艺术评论和美术教育有点良心的话,应该帮助孩子们走出“模仿”的怪圈,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想,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

  好了,只能曝光这些了,否则出版社要有意见了。

来源:雅昌艺术网华东站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