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们请了艺术院校的教授给我们上课,上课之余跟教授谈起了行画。说最近从南方来了一批行画风景卖得很火,三四百元一幅,便宜的也一两百元,那画也很好看,特别那水,纯净的能照出人影,挂在家里真是清新悦目,很受人们的喜欢。当时请教授的讲课费一天不到百元,可能是七八十元的样子。我们开玩笑的跟教授说:老师您是不是也画点行画卖卖啊,来钱可真快啊,一天一两幅就几百元啊,(八十年代几百元是一般工人几个月的工资呢)那教授说那行画很简单没什么好画的,随便涂几块漂亮颜色点吧点吧就完了,没什么艺术含量,没啥意思!不想画。我们同学说你画几幅我们看看也行啊,我们学习一下换点生活费也行啊,在我们软磨硬泡之下,终于教授同意给我们画些行画,说好要是买了钱大部分给教授,我们只要点跑腿钱。那教授也许被那几百元所打动,很豪气的让我们给他准备了二十个油画框,并绷好了画布。在周末休息时间,教授也不回家了,就在我们学校办公室关上门画了起来(他不想让更多人知道他在画行话画)。画了一天,大汗淋漓勉强画了一幅,我们看了只说不错,但是感觉和那行画不大一样,颜色没行画漂亮,说行画不行画,说创作不创作,那教授既然夸海口说很容易,可是明显信心不足,最后还是碍于面子硬着头皮断断续续画完了那二十张。那是我们也不懂,信心十足的便拿到商场的柜台里面让人给代卖,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去结账,去一看,画都在那里呢,一幅没卖,营业员说,顾客说颜色很僵不漂亮,不好看,顾客不愿要,你们还是拿回去吧。后来这事不了了之了,可能那画被教授又涂了胶画别的了,有几幅可能还在某位老师那里扔着呢。后来我在文化市场转悠,见到一位卖行画的,闲聊起来,他说买幅吧,我的卖得很好,买的人有老百姓也有老板还有一些大学教授也来买,我说艺术学院的大学教授画的都很好,他们买画做什么?“哈哈!他们名气大,求画的人多,一时画不出来就从我这里挑选,要不签名的!”
作者:孙玉宝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