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一定有人纳闷谁是师爷?他相当拳击界的麦克•泰森或德拉霍亚,歌唱界的帕瓦罗蒂或多明戈,足球界的罗纳尔多或贝克汉姆,他就是大名鼎鼎、享誉世界画坛的德国艺术家格里德•里希特。
前不久中国美术馆迎来了这位大腕级画家的个展,作品大多数第一次来中国,看后让人觉得亲切,似曾相识的感觉,他风格多样,在“绘画已死亡”的叫嚣声中,勇于探索,并用自己的作品捍卫了绘画的尊严,拓展了绘画的新领域,提出并解决了许多当代艺术发展的新课题,他的“无主题、无目的、无构图、无思想”的理念影响了整个世界画坛,他的一些作品和多变的手法成为当今世界艺坛的楷模,在当今世界画坛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看他的作品似曾相识,仔细想来,原来国内的一些“大腕”和“先知”们早已“克隆”过这位大师,并在国内已成名成家,有的已一纸千金,可以说,在中国靠模仿、抄袭起家的一抓一大把,听说成都有“四大虚”,京城有“八大金刚”都能从中看出一些端倪,受到的影响显而易见。
模仿作为学习的方法,无可厚非,作为学艺过程也无不可取,如把模仿和抄袭作为目的当成自己的成果,未免让人觉得可笑和无耻,更有甚者,趁国人不知把抄袭当成自己的创作获取功名,一些没有见识的吹捧者乱吹,竟使一些欺世盗名者成为今日的画坛明星。里希特的到来,让人们看到了真正的大师是怎样在传统形式中寻找新的突破的,每幅作品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探索精神:具象中溶入抽象的语言相互结合得天衣无缝,使作品内涵产生了非常丰富的多义性,为绘画找到了新的本体,这些作品在让人信服的同时,还看到了艺术家从摄影、录像、电影中汲取灵感,创作除了很多边缘的艺术形式,为绘画艺术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作为原创艺术,他对绘画的涵义做出了新的阐释,不仅如此,画家还注重日常经验和精神内涵的把握,以及对本土文化的研究和对技术的探索都融入了作品之中。
我不知道里希特知道他在中国有这么多的徒子徒孙么,这些徒子徒孙们要拜里希特为师的话,不知他会不会收他们为徒,以齐白石老头说过的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种中国人的思维,我想里希特一定不收这样的徒弟们。
向大师学习,应学其观察世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只模仿其表面,追随时尚,急功近利,快速成名,这样只能速生速灭,待人们见多了看穿这些名利把戏后,会从心里作出自己的评判的。
师爷来了,徒子徒孙们真得好好的拜拜师父才是。
2008年5月
作者:王琨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