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鸳鸯铜香薰:收藏的是一种文化和记忆

2016-01-18 16:39

>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一出,千百年来,“只羡鸳鸯不羡仙”便成为无数痴男怨女的共同愿望。

  笔者收藏的这一对铜制鸳鸯香薰(如图),高15.5厘米、长17.6厘米,只见鸳鸯爱意融融地站在底座上,两眼炯炯有神,嘴巴半张,好像一开口便能说出悄悄情话一般。在鸳鸯的背上各驮有一朵牡丹,它们是香薰的盖子,打开盖子,可以往里面添加炭火和香料,使其缓缓燃烧,熏出来的烟雾香喷喷的,可以弥漫整间屋子。鸳鸯翅膀和尾巴上的羽毛都很细致地呈现出来,双翅上有两朵葵花,给鸳鸯以美的点缀和意的修饰。底座作为支撑,上面雕刻有翠竹纹和树叶纹,鸳鸯的双足作为支点,很是牢固平稳。

  鸳鸯对配偶不离不弃,能与之共生共死,所以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自秦汉以来,便是夫妻情比金坚,爱情真挚坚贞的象征,以至于在古今流传的诗词歌赋、名著经典之中比比皆是。《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和刘兰芝最后化为一对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唱得时人肝肠寸断;《红楼梦》里,贾母的侍女鸳鸯,不愿嫁给糟老头子贾赦做妾,宁愿悬梁而死,令人叹息;黄梅戏《天仙配》中,“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表达美好夙愿;香港经典电影《倩女幽魂》中有首歌曲,“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行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歌曲一出,连电影也为之升华。

  鸳鸯不仅是一种美丽的鸟类,也可说是中国民间文化的浓缩与象征。所以,收藏这对鸳鸯香薰,其实也是在收藏文化和记忆。(吕冠兰)

  (来源:中国商网—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来源:新浪收藏-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