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宋出吉州 张文献说宋瓷

2017-12-14 22:33

宋徽宗《文会图》(局部),描画了宋人宴席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宋瓷
吉州窑白釉褐彩剔花长颈瓶
吉州窑白釉彩绘海水飞鹿纹罐
 ■江苏苏州 张文献

  吉州窑是宋元时期江西著名的民窑。《景德镇陶录》盛赞:“江西窑器,唐在洪州,宋出吉州。”可见吉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它是一座能生产众多产品的综合性民间窑场,它来自民间,服务于民间,因此,它把宋代的一些民间风俗成功地运用到了制瓷工艺之中。它能让一片树叶飘荡千年,让剪纸贴花喜庆至今;它能让飞鹿、蝴蝶、喜鹊等欢跃在满园春色之中。它所浸透的浓浓乡情不同于北方磁州窑的豪放,始终以南方的婉约表达在瓷器之上。

  不知是因为吉州乃南宋文人周必大的故里,还是因为周必大与苏州的渊源,在苏州的古玩市场上,我经常遇见吉州窑的产品。我曾经淘到过一件釉下彩绘双蝶竹纹长颈瓶,竹叶上的剔釉留白工艺少见,还有三只剪纸贴花盏,盏的大小不同,胎体也有不同,有白瓷胎,也有红砖胎,其中一只已被一家国有博物馆有偿征集。遗憾的是,大名鼎鼎的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盏,我至今无缘拥有。

  说到国有博物馆有偿征集,对藏品来讲是最好的归宿。本来我是想无偿捐赠的,但想到现有的体制,无偿捐赠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疑惑,因为无偿捐赠无须任何规定,只要发个证书就可以,而有偿征集,是需要经过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三名以上专家认定之后,当地政府财政才能拨款,博物馆方能入库。因此,最后我决定不论征集的价值多少,有偿征集是最硬气的方式。这至少也证明,我收藏的宋瓷是经得起专家认定的。

  当然,这次有偿征集的不仅仅是一只吉州窑剪纸贴花盏,还有好几件唐宋瓷器。回顾我的宋瓷收藏之路,最关键的就是自己对宋瓷鉴别的参照标准要正确。所谓参考标准,除了考察各大古窑址,还要多看各大博物馆的藏品;购买书籍时也要正确,首选是古窑址的挖掘报告;其次是各大博物馆编著的陶瓷类书,千万别让一些拍卖公司编的图录迷惑了你的心。为了研究吉州窑,我专程开车跑到南昌参观江西省博物馆,并在馆里购买了相关书籍,再去景德镇看看现在仿制吉州窑的实际水平。一路风雨无阻。有一年,听说九江博物馆有一场吉州窑专题展览,我马上直奔九江而去。令我骄傲的,这十年的宋瓷收藏,真正用于购买宋瓷的费用,可能不及我探索宋瓷的往返费用和购买专业书籍的费用。

  收藏有风险,收藏也有乐趣。在痛并快乐的收藏路上,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才是至关重要的。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