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叶泉与时俱进,以“中墨西彩”,突破传统!

“中墨西彩”顾名思义,即将中国传统的水墨和西方的色彩并置在一起,让两种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当下的语境中交汇,用艺术作品的方式呈现在观者面前。

 

例如80年代,全球著名旅法艺术巨匠吴冠中、徐悲鸿、林风眠和赵无极等人,在国画的发展过程中都不断“融汇中西”。

 

左一:吴冠中;左二:徐悲鸿

右一:林风眠;右二:赵无极

 

 

 

随着花鸟画的发展,全球著名旅法艺术家叶泉先生,与时俱进。将花鸟画的革新图存作为使命贯穿于其几十载的绘画生涯。

他以“中墨西彩”的艺术风貌,分别从三大方面缔造堂皇贵气、气韵生动的花鸟画。将中国水墨与西方色彩完美结合,淋漓尽致地表达。

 

左图:元代 王冕《墨梅图》

右图:叶泉《菊末尝种秋花何处来》

 

一:突破文人画的孤高寡淡,缔造新时代的华贵气象

 

在气质上,叶泉的花鸟画突破了文人画以往的孤高寡淡,缔造出仿若皇家宫廷绮丽而不奢靡, 雍容而不骄恣的华贵气象。叶泉的花绝不孤芳自赏, 却结出满庭芳华。

 

在《花花世界》系列中,它们时而坠满枝头,时而绿叶环绕;时而如众星拱月般稳居画中,时而几朵旁出却灿若明霞。叶泉笔下花魂芳香四溢,不骄不馁,有贵族典范。

 

左图:明代陈淳《竹兰石图》;右图:叶泉《百合》

 

二、突破传统绘画的留白程式,缔造花鸟画的空间层次

 

在技法上,叶泉的作品突破传统绘画的单一留白,把山水画的皴、擦、点、染糅合进工笔花鸟画中,再配合西方讲求画面虚实、明暗的空间画理,创新性地为花鸟画丰富背景,增添画面“空间感”。

 

如系列《国色天香》中,既有落拓写意,又见其花鸟虫蝶以双勾设色,用笔新细,逐层渐染;既有精雕细琢,又见其枝叶,其背景以书入画,落墨为格,杂彩赋之。这般以工写意,敷彩泼墨并共的技法自成一派,相得益彰。

 

左图:元代 钱选《牡丹图》;右图:叶泉《富贵不移》

 

三、突破绘画对象的传移模写,捕抓自然界的趣意天然

 

在物象的塑造上,叶泉着重“写生”,摒弃中国画论在千年前提出的“应物象形,传移模写”。时至今日,单纯地描摹物象,或是临绘前人作品只能做到“写真”而非“写生”。叶泉捕捉自然万物的形象特征和生命情态,把握它们的本相,赋予它们活力。

 

作者:宋文琪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