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水墨与陶瓷的人间─写在袁金塔巴黎个展前
杜十三
2000.11.23 联合报
七零年代在台北的师大校园里,现任师大美术系系主任的袁金塔、作家刘墉、台视节目部经理小野、画家卢明德以及笔者等人,都是不同科系,同届或前后届相互认识的同学。以那个年代的表现来看,袁金塔会在毕业二十多年后担任师大美术系系主任之余,再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杰出画家,却是曾以化学系学生辅修名目与他同堂上课的我所始料未及的,因为在那一届美术系的同班同学当中,画的比他好的并不乏其人,积极的想在艺坛上崭露头角的更多,然而到目前为止,他们那一届毕业后能够在当今的艺坛上闯出名目的,也就只有她和卢明德两人,可见艺术的创作需要的是长时间的坚持,一时的才气纵横或是出奇制胜都有可能只是过眼烟云。
袁金塔第一坚持的就是他的「水墨语言」,从他早期精致写意、写景的作品即可看出,渲染、皴、擦、磨、拓…等等水墨技巧的运用,以及将传统的写意表现转化成写实质感的创新与形塑,对他而言都有如一流匠师刨材组榫一般熟稔,重要的是,袁金塔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以及苦思将传统水墨符征(signifier)与现代视觉语言接轨的努力,在他现于巴黎著名的「欧亚视角」画廊的个展中已经有了极为成熟与创意十足的表现,进一步说,传统中国水墨画所追求的那种「掌其韵而运其神」的境界,只是袁金塔绘画艺术中最基本的水墨词汇,颠覆并且超越了这种「气韵」迷思之后,袁金塔则成功的藉由独特的「墨的辩证」与「水的演绎」,让古老的水墨找到了现代化的姿态、质感与灵魂,进而组成千变万化的画幅,诸如:〈都市情色〉、〈换人坐坐看〉、〈二二八事件〉、〈叶扁鱼〉⋯等,深沈、大胆,强而有力的向观者诉说:他对当代台湾这块土地在二十世纪末所发生的种种的感触。
袁金塔第二坚持的就是他的「陶瓷文法」。「文法」基本上是语言运行的机制,在选择「水墨」作为他绘画的主要语言之后,袁金塔除了运用各种平面的叙述之外,也在深刻的思考之下,加入了三维的陶瓷素材作为他强化绘画语言的立体叙述文法,进而以充满戏剧性的空间感与质感凸显他的绘画艺术的语言张力。「陶瓷」事实上也是以「土」为「墨」,以「火」为「水」的「硬水墨」,讲究的是陶土瓷粉浴火之后的质感与神韵,「气韵生动」自古以来即是陶瓷艺术与水墨艺术的交集,袁金塔以「陶瓷文化」运行他的水墨语言,诸如「秘雕鱼」系列,是非常自然,也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选择,也因此有效的提升了他的绘画艺术,使他的创作成为集合古今素材与中外视野,混合了多媒材,也同时连接了传统与现代的崭新视觉艺术。
除了坚持「水墨语言」与「陶瓷文化」,成功的掌控绘画语言的材质变化与表现的创见之外,袁金塔善于以雷同的视觉单元运用色块与线条的韵律感,实行拼贴、影印、集合等现代技法「繁殖」画幅,同时直指当今「人间」种种的入世而独特的「叙述」手法,也在在令人耳目一新,相信在袁金塔继续的坚持之下,以其水墨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时间」性;陶瓷融合二维与三维,水火与土墨的「空间」性,一定可以为「台湾的水墨新艺术」开拓出更为宽广的路。
「台湾的抽象艺术新风貌」展出代表团,包括袁金塔、张永村、陈正雄、陈世明、笔者等十人,此刻(十一月十六至二十七日)正在巴黎的布朗丽大展馆第三次参加每年一度,由来自世界四十个国家,四百位艺术家受邀参展的「巴黎大师与新秀大展」。袁金塔本人则同时于巴黎颇负盛名,曾有毕加索、蒙得瑞安尼⋯等大师展出,拥有一百年历史的「欧亚视角」(LE BATEAU LAVOIR)画廊举行这次以「人间」为题的盛大个展,希望经由此次台湾优秀艺术家的分合出击,以及法国三百位文化艺术界名流,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的莅临,能为「台湾现代艺术在巴黎」写下崭新的一页。
作者:杜十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