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表达「生命」的艺术家—袁金塔

表达「生命」的艺术家—袁金塔

梁台生

1989.04.11  台湾日报副刊8版

 

        年轻画家袁金塔的国画,予人深刻的印象,不只取材独特,技法高妙,且其作品中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透过现实生活题材的表达,呈现平易近人的温馨感性与耐人品味的思想内涵。

        纵观袁金塔的绘画,其惯以扎实的写生功力表达其特有的悲悯人道关怀,艺术作品经常流露出感伤的情景。从他过去四次个展(第一次个展于1980,第二次于1982,第三次于1985,第四次于1988)观之,这种感伤的气质,始终保持不变,如第一次个展中的作品「谷仓」(1976)与「被遗忘的角落」(1979),此二画描写村舍的角落景物,经其敏锐生动的描绘,画中村舍残败的景象,隐示作者对过去生长的农村环境,残存在当今工业社会下的感伤与怀旧。此一阶段作品,我愿称其为,“生命的怀旧”时期。

        第二次个展系其1980至1982年的创作,作品内容则具一股倾向农村产品的特定描写,例如「收获的季节」(1982)与「木瓜成熟时」(1981),此时作者开始使用画意双关的揶揄手法,比如「收获」一图中,成熟的甘蔗不但是人们的丰收,也是其他昆虫的“收获季节”,因为作者在甘蔗园地上画了许多逐“甜”而居的昆虫。在「木瓜」一图中,作者以特写镜头的构图(200m-composition),强调木瓜成熟的景象,在此图,“对比”手法被巧妙的运用,并暗示生命的荣枯,例如:枯黄拜死的木瓜叶茎与结实累累的橙红木瓜;新生清新的小黄花与腐败虫食的枯老业,有趣的对比出生命荣枯的含意,其实这幅“木瓜肖像”,真可视为一幅“农妇肖像”,木瓜的残枝枯叶可比做农妇的皱纹皮肤与稀疏发丝,而橙红串挂的木瓜,可象征其儿孙满堂,显然此次展览作品流露出,在感伤的情调中对生命的礼赞,而我愿称此为“生命的礼赞”时期。

        第三次展出作品系1982至1985的绘画,多为其旅美时期的作品,此期内容多为冰雪下的花木景物,如「雪景」(1985)与「生机」(1985),表达生命的坚强韧性,不屈地成长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在「生机」一图中,一朵朵花卉钻出岩边厚厚的冰雪。「突破艰困,奋力成长」也许是每位中国人旅居国外时共有的生活压力,而作者必有感而发,而将此潜意识流露于画中。我愿将此阶段的作品,称为“生命的挣扎”时期。

        上述三期作品,虽描写对象各有所趋,但亦均有共同的意趣特点—在日常生活领域内,描写生命的脆弱、成长与挣扎。这也许与作者在1985年以前的创作动机,深深地受着幼年成长的艰困环境影响有关,而奠定期日后的创作风格,然而这种对生命的关爱特质,在本年度的个展(第四次)中,发现有了新的转变,作者开始放弃传统的透视观、空间观与自然写实(Representation)的手法,而以隐喻象征、揶揄讽刺得手法,开始抗议生命的被污染,他似乎不愿妥协于当今畸型发展的生命现象,也似乎思想成熟后,察觉到真纯的生命无法安适于当今物欲横流、矛盾冲突的工业社会,于是一改以往艺术的诗情胸怀,而为揶揄嘲弄的“歪改”(Paroay)作风,以“象征”手法(Simbolism)取代过去的“再现”方式(Representation),而其艺术内涵也逐渐开始往人的内心世界发展、探索。

        由于对生命诠释态度的改变,与受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在其第四次个展中,画中景物的“变形”、“倒置”与“空空失序”的手法处理,乃成为本阶段创作的特殊风格。例如:作品「稻草人」(1988)、「蚁群」(1988)与「布偶」(1988)以夸张的造型,取材于日常的景物并作生命的讽刺揶揄,此手法似乎受到西方画家杜米埃(Daumier ),与中国家齐白石的影响。例如:作品「稻草人」暗喻“劳资失调”,「蚁群」暗示“唯利是图”,「布偶」暗讽人们伪善的假面具与多重性人格,显然的,作者的艺术作品,已突破事物浮面的华丽描写,而深入探索内在生命的价值。相信往后其必有更生动的探讨与表现,因为本次的展览只是揭开此条路的序幕。

        袁金塔的绘画之所以具感动力、与亲和力,是因为他的绘画不脱离日常生活的领域,不用抽象的图式语言,他的绘画之所以令人玩味再三,是因为他的绘画言之有物,绝不作浮饰的表象摹写,而他的绘画之所以有国画现代感,是因为他的绘画注入了西方艺术理论与绘画风格,也包含了中国的民情事物,与传统艺术根基,而他源源不绝的创作力与素材应用,也使他在当今艺坛立有一席之地,并成为一极富潜力的年轻画家。

 

收获的季节 66x94cm 1982 水墨设色.蝉衣宣

雪景 71.5x98.7cm 1985 墨.色.纸

生机 39.5x33.5cm 1985 水墨设色.描图纸

 

 稻草人 91x114cm 1988.8 水墨设色.双宣

作者:梁台生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