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画界刚刚摆脱了民族绘画虚无主义的困扰,并逐步在山水画领域倡导写生,以摆脱晚清以来文人画陈陈相因的摸古之风,那时,李可染、傅抱石、赵望云、石鲁等人分别在北京、南京、西安等地领风气之先,以深入大自然的实践和创作影响力全国画界。作为安徽画界的老一代山水画名家,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裴家同便师从著名画家傅抱石、陈志佛等。他画风清新质朴,含蓄高雅,立意精深,色彩醇厚。浩瀚高雅、沉雄道劲、神形璀璨、寓意深邃,能给观者视觉冲击,心灵感应。他致力于当代中国水墨画的研究和探索。他深入自然造化,深入时代风潮,在继承传统的扎实功底之上以创新为己任,将古典水墨山水的势与内在充沛情感和时代风貌巧妙的结合起来,并自成一派,创造出融现代性和人文性于一体而又不乏古典韵味的优秀作品,笔墨生动,大气淋漓,终成气候。
在这条中国画探索之路上,裴家同走的委实不易,迄今为止,他已经默默耕耘六十年。1984年作品《黄山图》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1933年《九华揽胜》获“中国首届山水画”优秀奖。之后的岁月里,他再接再厉,多付作品被中南海收藏。他个人经历,或多或少反映了中国画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显示出笔墨传统的内在精神力量。
每一件伟大的艺术品都应当是艺术家灵魂的书写和人格的倾注,裴先生笔下的自然山水,有一种直入人心的气质,透露出葳蕤自生的神韵和洒脱豪迈的气度,焕发出悠扬、优雅的生机勃勃的气息,博得了书画界、收藏界庄家的一致赞誉。裴先生的作品,将气象、笔墨、境界三者完美结合,将水墨中色与点线面融合为一体,运笔抑扬顿挫,快慢疾徐,于轻松明快间霸气挥洒;用墨上注意浓淡相宜,干湿相辅,于苍润的画面中透出酣畅淋漓的水墨豪情。他在实中求虚,注意虚实结合和虚实相生,兼工代写中,兼重丘壑与笔墨,绘山石时,以综合的皴法结合水墨,以雄厚简练的写实技巧写出奇峰陡立,于绕指柔之间,却有力拨千钧之势,可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那种雄健的力感和奔腾的美感,具有开阔、深远、豁达、洒脱的境界。
《黄山云涌》、《山居图》、《松谷烟云》、《松谷流泉图》、《黄海云涌》、《九华揽胜》… … 在这些画作中,笔墨精妙、神韵清明、云蒸霞蔚、姿态非凡、奇峰耸凸、恢宏俊逸、山路迂回、长松参天、苍璧插水、小桥典雅、殿宇古朴、宏旨渊博、壮丽旷远。线条虚实剔透、用笔连勾带染、皴抹明法秀润,含蓄与洒脱并存,江山与典故同显。在那扑面而来的沛然山水气息中,我们分明领略的中国文人历来所追求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艺术境界,裴家同秉承“与自然为伍,用我家之法”的艺术感悟,很好的诠释了这一境界。他在构图、题材、立意上力图新求变,通过自成一派的中国水墨画艺术表现风格,自如地在师法自然中体察宇宙万物,洞察生命气象,写出天地真气。他充分调动自我情思,在体察万物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表现手法上冲破常规,冲、写、泼、拓,将水墨特性和宣纸的渗化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造就出一派自然天成,气象万千,大气磅礴,笔墨酣畅的山水境界。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
当代中国山水画坛需要的正式这种震慑人心的大创作,大意境,大才情,方能将国画山水画的艺术推向更高水平,在此,我衷心的祝愿裴家同先生能够坚守自己的艺术品质和艺术情操,在自己的绘画探索中日臻化境,继续向辉煌迈进!祝愿他在这条山水画之路上能够走得绵长,更深远,在中国画的发展道路上筚路蓝缕,多出传世之作!
作者:郎绍君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