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写给良东

 

 

业界很奇怪,我反复提及一个并不相识的书法家,他就叫李良东。

第一次在榕门路见到李良东的作品,我沉默了。粗鄙的世界竟有如此让我心动的书写,线条厚重、饱满又不乏机智和灵动,形散神聚的优美不失涵养,潇洒变幻中不像是掉书袋的老学究,从浓郁的文人气息里似乎看到一位世外的书生。

汉字在阅读之外的肢体美,显然就是书法。怀古之余叹惋当下,在隐蔽的游戏规则间壮大起来的书法盛况,庞大的物质怪兽是藏在宣纸背后的凶手,书法堕落成名利符号,低贱地存在于各种歇斯底里的吆喝中。人们制造文房四宝,也制造着毛笔字,平庸的毛笔书写大行其道,世俗身份披就着苍白的软笔的涂鸦,许多人慌乱地书写,完成工业时代的某件产品。

书法被俗人无辜地侵略,导致宣纸价格上涨。我并不攻讦因身体、精神需求的书写,但绝非书法或书法家的概念,仅仅毛笔字而已。书法是法而非术,亦不是简单以技术论长短的匠品。欲望在焦躁的文字间燃烧,书法被各类人士越写越媚,越写越俗,这是很痛的事。

聒噪紊乱的书法界沦为江湖,掠奖无数的李良东保持着可贵的清醒。真正的书法家是在孤独中前行,“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他对传统文化有强大的吸纳能力,甚至不少人拎着旧器请他鉴定。书法之墨乃胸中之墨,书法之神必精气之神,在文化观察者眼中是先有学人李良东,方有书家的李良东。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比绘画更为险峻的道路。正是还有李良东们救赎被一群无聊的人糟蹋的中国书法,我们才有一些脸面与古人说说。

良东先生至今与我也只是草草地见过一面,甚至没握手,也没搭腔,但我欣然应邀为他挥就此序,以寄心迹。

 

(本文作者邓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南昌市作家协会主席)

 

作者:邓涛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