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曾锦德他沉潜德化四十年,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曾锦德先生是张晓寒、杨夏林的学生,他是厦门鹭潮美术学校毕业的,也就是现在的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关系是很密切的。张晓寒先生又是吕凤子的学生,有个传承,从两江师范学院的吕凤子、傅抱石、黄君碧一路下来,然后到杨夏林、张晓寒再到曾锦德。我觉得曾锦德先生的画,即是学院派的又不是学院派的,他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心灵在画画。他的画画过程里面,是由内向外。黄宾虹说60岁之前先有丘壑后有笔墨,60岁之后先有笔墨后有丘壑。曾锦德先生在德化的时候他还属于探索的阶段,到后面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画的非常随意。
林公翔(《福建青年杂志》副社长)
作者:林公翔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