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自身的传统价值开始土崩瓦解。在知识界和艺术家,要么是“打倒孔家店”,彻底否定传统;那么是西风东进,借西方文化来改造自己的传统。总之,传统被等同于落后,一时间成了人人弃之的糟粕。然而,近世以来,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人对自身的传统,开始了重新审视与重新发现,由此也诱发了回归于传统文艺思潮。仝凌飞就是在这股思潮中脱颖而出的。
仝凌飞,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版画系,受过严格而系统的现代美术教育,读书期间打下了深厚的造型基础。可仝凌飞虽然完整地掌握了现代造型语言,但却心系于传统,始终对传统中国画的墨笔与造境方式情有独钟。所以,毕业后的仝凌飞,并没有随波逐流,选择走所谓前卫艺术之路,以某种表面的创新来证明自己的当代性。而是潜下心来,正字正号,如取字七郎,号平湖丘生、北窗阁主人等等,以一种完全回归于传统的姿态,深入文人画的历史,尤其是早期的宋元传统之中,去寻找意韵超然、隽雅灵动的古意。由此而形成了他自己的语言方式,可谓别具一格,也为中国当代艺坛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文人视觉经验。
仝凌飞的绘画,主要以山水为主,但没有沿着明清山水画的路径,去追求所谓“意超象外”的视觉效果。而是上溯到宋画的传统,取绢布上作画的表达方式,特别强调其精致、写实之情,以精细的钩勒、严谨的刻画,来表现人对山水世界的理解与敬畏之心;同时,在造境方式上,取奇峰异岭、耸苍滴翠为题材,加以虚实相生的构图,更是带给人一种高深回环、大山堂堂的气势。毫无疑问,仝凌飞的这种艺术追求,是在努力接近“文人画”的孕育之源,即厚重、博大、宽广的精神起点。而他的这种探索与挖掘,不仅是为“文人画” 溯本求源,更为重要的是,也为当代艺坛拓展了一个维度。
2017.2.22于通州
(杨卫:艺术评论家 策展人,现任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本届轮值主席)
作者:杨卫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