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原创 2017-04-24 意居编辑部 意居live
采访阚传好先生,缘起一幅《故国春雪》,远山连绵,沟壑万千,陇上春雪苍茫,近树萧然。层叠的窑洞与一条虚与委蛇的小路掩映在林间雪间,细腻生动而又超然物外,让人怀念无数次的乘雪归乡。取景高原,但阚先生却是湖北人,楚人以狂闻名,《论语》说:狂者进取。2007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同年即被评为“天津市十佳青年美术家”,到2017年,其创立的城市画派已成绩斐然。
穷山水与大气象
先人有语:穷山水,富花鸟,饿不死的人物画。山水画一直以来不被艺术界待见,但是自魏晋以来,山水画也成为中国画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支。古人寄情山水,以山水明志的精神寄托是其他创作题材所没有的。或者山高百尺,志气干云,或者溪流委婉,古刹隐逸。画家的笔下万千气象,更有万千心境。
阚先生擅画山水,更擅长雪景。从林间雪景的丰腴到高原之上的浩荡,从江南水乡的素雪轻盈到城市里的如烟如雾。远处苍山耸立,近处常有古木苍遒,偶尔一泓水流在寒冬里,好像冻结了,但是那苍山远树的身姿影影绰绰,分明又生机勃勃。著名艺术评论人徐子涵评价其画作说:观其笔下山水,群峰出云,江天辽阔,自有一份超尘绝俗的气度,写实中透着三分禅意,画面中充斥着一种人格自由。
虽然被冠以“穷”山水,但是河山广阔气象万千,成为古往今来不少山水画家最为钟情的题材。老子一句道法自然成为众多传统艺术家们追求的方向,从自然中追寻道的表达,也追求道的修养,人格的提升。大学毕业之后,阚传好先生的老师曾讲道:国画要画大山大水大气象,方为国画的大道。对于传统国画的技法游刃有余之后,阚传好却认为:我们传统定义的自然虽是自然的第一层概念,在自然之外,存在着第二自然:即城市。在思考城市主题的表现时,逐渐形成了较为明确的概念,进而提出城市画派。
自然之外:第二自然
城市画派这个词汇听起来很新颖,但是在阚传好老师看来,城市为题材的绘画艺术实践在中外绘画艺术史上,都已经源远流长。从著名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到吴冠中笔下的吴中印象,都是一种中国传统国画对于城市生活的一种表达。《清明上河图》不仅以鸿篇巨制著称,更是描绘了宋代鲜活的城市生活场景,从建筑到人,从生活方式到精神风貌都有展示。在车水马龙当中,作者表达自身对于城市生活的理解。阚传好先生说:虽然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个提法,但这是典型的城市绘画艺术语言的表达。
阚先生解释道:城市画派定义为一个中国当代新生的艺术流派,由70和80后的这些中青年画家组成,主张以城市风貌、城市人文、城市现象等为主的创作元素,弘扬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及城市文明,歌颂城市作为“第二”自然的发展状态与风貌所呈现的艺术之美。
这批艺术家多出生成长于城市、学习在城市、工作生活在城市,因此他们的绘画内容多以城市为主题,对于城市生活的理解深刻,创作也更有感情。在创作表现上,城市元素的多元化、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使得城市画派展现出大融合的方向: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版画、雕塑、工艺美术及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均有涉及。
画派成员目前已经有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人,甚至还包括两位海外艺术家。不同的知识背景与艺术理解造就了城市画派在表达视角、艺术语言运用方面的多样性。从另一个侧面上,城市本身就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相互交织的形态,越是古老的城市,这种交汇与融合更为深刻,由此又使得城市画派的作品充满了传统与现代交汇的特色。
文以载道 为时代立言
周敦颐《通书·文辞》说:“文所以载道也”,一句文以载道成为艺术与出口的最佳表达。对于画家而言,作品成为自我、生命、体验、修行的最佳出口;而艺术家笔下的作品同时也构成所处历史时段的出口。
“笔墨当写当下,艺术当为时代立言”阚传好先生掷地有声。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文明的结晶,也是经由人工的手,对于自然的再造,这就是历史发展呈现出来的事件与景象。艺术家有责任为这种景与事的呈现立言。更为重要的是:城市体现出他的沉淀与更新、呼吸与生命,同样承载着艺术所追寻的“道”。在这个角度上,与第一自然并无二至。
“城市画派这个提法实际上是我们对于城市的一种情结,小时候农村长大,对于城市充满好奇,后来进入到城市学习、工作,开始认识到城市的生命,进而在城市之中释放自我,在艺术表达上,也实现了一种不同的自我。”这种童年对于城市生活的缺失与向往成就了阚先生对于城市的认识比身处其中的人来的更为深刻。
阚传好先生的一幅作品命名为《新桃花源记》画面整体构图精妙,以丰富和谐的色彩体现城市建筑的层次有序,纵横之中,囊括了城市丰富的人文景观与超乎象外形态,远景舒朗,近景精致,又有大量云状树冠,将城市现代建筑用传统国画技法营造出一种令人流连忘返的意境。从命名到整体画面表达,阚先生对于城市的向往与理解,对城市生活的投入与感知表露无遗。
“我曾经数次在高楼上大视野中,注视这座城市,从太阳的余晖散尽,到华灯初上,再到夜深人静,万物俱籁。等到早上的时候,天边鱼白,第一辆车开始动了,有人家的门打开了,街上车多了起来,各种声音,各种色彩,这就是一座城市蓬勃的生命。”
融古开今
城市已经成为人居的主要存在方式,城市画派的出现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传统国画讲求写意、以线造型,明暗、写实方向上注重较少。但是都市恰恰体现出现代性,从点线面的关系到城市生活的表达,都要求艺术家在传统国画上有所突破。
2013年,阚传好先生提出“城市画派”的概念到现在短短四个年头,已经举办过多次主题展览。画派艺术家创作颇丰,但是阚传好先生却仍然婉言谢绝了艺术评论家对于该画派的宣传。
“城市画派包括两大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我们团体的艺术创作实践,另一个方面是艺术理论的研究。我经常与人聊天时说,我既是一位艺术家,也是伯乐,这需要不断地挖掘城市画派优秀的艺术家,也需要完善艺术理论研究。但现在的艺术实践还远远不够。理论建设上,也是刚刚垒土奠基,现在将画派的宣传、交流放到前面,还没有到那个程度。”阚先生快人快语。
虽然表示艺术实践仍然不够,但是阚先生对于城市画派的发展与意义异常坚定:“城市画派一定是有着一个融古开今的作用,在艺术史上,不能说产生重大影响,但是也一定会有它的位置。”
美学家宗白华在《断句》中说:心中的宇宙,明月镜中的山河。个人修养与提升、对艺术的感知、对生命的理解都构成一个画家笔下的山河锦绣。李可染又说: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国画讲求形与意,作为城市画派的开创者与代表人物,阚传好先生承继了传统国画的技术手段并发扬丰富,汲取其精神追求加以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上下求索的路上,先生是狂人,更是勇者。
本文由作者授权意居live使用,版权归作者所有,
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意居编辑部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