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苏州本色当代美术馆开馆展览思路

  一、展览题目:

  在场的历史

  ——中国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

  二、展览宗旨:

  中国当代艺术已成为国际艺坛和国际市场关注的对象,欧美主流文化和权利优势对中国艺术家的影响十分强大。而中国当代艺术不仅是中国开放时代的文化形象,它更是中国人此一时期精神状态的历史显现。对中国当代艺术而言,历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显得重要,一方面是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生存经验中始终保留着历史的力量,另一方面,历史作为创作资源和文化基因正是当代艺术家触发独特创作智慧的基础。

  因此,历史及其传统不再像现代主义时期那样被有意排斥,而是造就中国当代艺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参数。当然,其前提乃是历史与个体创作意识的关系,而非历史及其传统作为一种群体意识的惯性表达和权力显现。

  更进一步,在艺术放弃本体论的终极追求及价值判断之后,必须从起点出发,确定过程性的历史归属,即从人精神生长的需要开始,在艺术活动中去选择和确立艺术家个人创造的历史意义。

  因此历史价值成为艺术价值,更确切一点说,是个体精神的历史存在确定了当代艺术的历史价值。这就是新历史主义的历史态度,以个体创作的自由穿越意识形态、文化工业、既成权力和既得利益的遮蔽,真正显现出当代的文化现实和精神状况。从此一意义上讲,艺术因揭示既成与既定历史而成为历史。

  当历史从过去和未来两个方向汇聚当代的时候,我们得到的是现在进行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对当代人而言;同样如此,“一切未来也都是当代史”,因为未来不过是当代的历史眼光与历史追求。除了历史,除了对于历史的期待,我们还能对艺术要求什么呢?

  正如伟大的历史学家布洛赫曾发出“历史有什么用”的质疑,我们可以说,正是有用或无用的历史造就了艺术,对于历史有用与无用乃至有什么用的思考只能是直面历史的人类发出的。艺术作为智慧的结晶正是对人类历史可能性的思考与体会。

  本展览意在析出中国当代艺术中与历史相遇、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发生关联的作品。很显然,那些在当代文化资讯与文化风潮中随波逐流甚至投机取巧的图像,与本展览无甚关系。历史不是历史现象的罗列和归类,历史是人类精神遭遇困境与表达渴望的事实。

  这个展览在苏州本色当代美术馆举办,还有一个考虑:苏州是中国最有名的古典园林城市,如今又有亚洲最有名的高新工业园区。古典与现代的碰撞在这里最为典型。而本色当代美术馆作为具有相当规模和展出场地的民间艺术机构,有志于当代艺术的学术建设。“本色”也者,乃本土精神与本来面目之谓。而具有“本色当代”或“当代本色”意义的开馆展,做成《在场的历史——中国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也许是合适的。

  三、展览规模

  邀请80位艺术家参展,作品120—150件,其中绘画、雕塑作品每人2—3件,摄影作品每人2—4件,观念艺术作品每人1—2件。

  其中青年艺术家特别展部分为30人。

  四、展览画册

  大型文献性精装画册《历史:新历史》,内容:

  1、综述: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历史意识

  2、参展艺术家作品、谈艺录及简介

  3、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有关历史问题论述节选

  4、中国当代历史与中国当代艺术大事记

  5、画册公开出版,8开300页左右,中英文对照。

  五、研讨会

  展览期间举办“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意识”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中外30位历史学者、美学家、艺术批评家参加,研讨会后编辑论文集《当代艺术与新历史》,公开发行,并印入展览现场及研讨会现场图片。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