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张晓刚的作品与“中国概念股”——访艺术评论家河清

  (雅昌艺术网讯 本网记者)在几天前刚刚结束的纽约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张晓刚 (雅昌指数13) 的《血缘系列:三个同志》,以211.2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个人单幅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目前:中国书画、影像、瓷器等艺术品拍卖火热并均已高价成交,就此现象我们对“艺术品其自身的艺术价值与艺术市场价格的两种评判标准”这一问题,专访了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黄河清先生。   记者:中国当代艺术成交呈活跃状态,高价成交的艺术品是否与其本身的艺术价值相匹配?   张晓刚的作品属于“温和的政治波普”   河清:我在《艺术的阴谋》里没有提及,张晓刚的作品《血缘系列》,肯定参照了前苏联摄影家米海伊洛夫的作品。米海伊洛夫的作品在西方当代艺术中是市场上的明星,他拍过苏联一些《农庄社员》的摄影,其中有一幅作品《农庄社员》的黑白集体照里,有一条红线曲折贯穿在几个社员胸前。当时我在巴黎看到这幅作品时,马上就想到了张晓刚作品《血缘系列》。我敢肯定,张晓刚作品中的红线百分之一百来自于米海伊洛夫的这幅摄影。张晓刚把米氏作品中反讽苏联的政治波普的内容和德国当红画家里希特带有摄影特征的绘画技法嫁接在一起,非常取巧,也非常聪明,所以他成功了。他把中国那个革命年代的人画成斗鸡眼,不男不女的中性特征,不是一种张扬的政治波普,我称它为“温和的政治波普”。因为政治波普在国际当代艺术上是热门货,张晓刚能把温和的政治波普与一种还带有绘画性的表现结合起来,他在国际上卖得好价钱不令人奇怪。   “中国概念股”未知的持久性   河清: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可能火爆,我曾经在《艺术的阴谋》里预告过。最近在国际当代艺术界,一方面是非洲的、另一方面是中国的艺术家大为走红,就像当初80年代前苏联的艺术家在纽约大红大紫一样。这种中国当代艺术的火爆是我个人意料当中的事情,我曾经提到“中国概念股”的比喻。今天和最近的将来,“中国概念股”会热销的一段时期,但是它能否持久,却是未知的。   记者:艺术品其自身的艺术价值与艺术市场的价格是两种评判标准,当代艺术市场价格的刺激是否会影响到当代艺术自身的发展?   艺术品的两种价值不一致   河清:所谓艺术品的价值,有两种:一种是艺术品本身的价值;另外一种是市场投机投资的价值。例如波洛克的作品卖出1.4亿美元的高价,作为作品本身的价值我不以为然,但是作为投机投资的角度来说,它有它出现的理由。所以在西方当代艺术市场,张晓刚的作品有一定的升值空间,因此现在出现这个价位,不足为怪。任何的买家行为都是为了将来的卖出。   中国当代艺术在拉动国际当代艺术市场,毫无疑问会影响一部分人。但是我要提醒的是,当代艺术相当程度上是基于投机和投资,它会象股票一样有崩盘的风险,或者被套牢等都是有可能,因为西方当代艺术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初崩盘过一次,就是因为艺术品本身的价值与艺术品投机投资的价值不一致。   记者: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从早已出现的“泡沫论”到现在有关专家认为,80%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将被淘汰出收藏市场?   河清:80%的比例还是属于高估,在将来能留下10%都是不错的。更有可能95%都是垃圾。

作者:高敬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