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当代中国前卫艺术的走势与出路

  “前卫艺术”这一概念被广泛用于中国当代文艺评论当中,它不是简单的掉换“先锋派”惯用术语,而是在于避讳八十年代“先锋派”美术的尖锐锋芒,同时说明了先锋派艺术逐渐走向软化萎缩,最终形成今日这般怪诞与扭曲、玩世与晦涩的外卖局面。众所周知,“先锋派”在欧洲通常指具有激进政治倾向、表现形式极为反叛而新超的现代艺术。它由军事术语avant-garde 〔前哨部队〕演变为政治激进派的专门评语,后来成为艺术评论的专门术语;尤指那些激进而活跃的艺术团体。随着民主化和中产化的日益成熟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的淡化,“先锋派”这一术语逐渐淡出后现代艺术理论中。应当看到,中国社会语境至少还没有成长到“先锋派”可以彻底退场的程度,相反,艺术的激情仍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失的文化动力,即便在当代艺术急剧商业化的同时,中国“前卫艺术”隐约保持着一种社会化情绪的面具特征。   与八十年代先锋美术相比,当代中国前卫艺术出现了商业化走势,“传统派【1】”在国内得势;“前卫派”国外火爆。因受当前经济泡沫化和社会氛围的影响,艺术普遍出现媚俗倾向,并直接软化了社会所需的进步激情。中国毕竟不是一个健全而成熟的现代社会,文艺仍有其历史使命和时代任务,西方现代文明无不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产物。事实上,艺术作为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源,一旦它的缺失必将付出沉重的社会代价,尤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一点,中国当代艺术已进入“透支消费”的现代怪圈,消费主义价值观成为本世纪最大的精神危机,它消解了一切严肃与真诚的价值信仰,即商品异化构成了整个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化矛盾,特别是那些生产力以及物质水平仍严重落后的社会,他们在贫困中迈入了消费主义时代,这显然是一种全球化瘟疫性灾难;中国当前的情况便是如此,文艺媚俗化和商业化的泛滥程度远远超过了任何发达国家,根源在于制度规范的不足,社会欠缺现代文明必要基础。   “前卫派”与“传统派”在中国对抗表现为一种复杂的社会较量,既是名利的而又是意识形态的,其本质无异于文化内耗。这一文化矛盾自洋务运动以来,始终没有得到解脱,那就是一方面不计代价提高工具技术的发展,而在制度与文化领域则现得极为守旧。中国当代艺术内在分裂也源于此,即保守主义“传统派”艺术一边强调回归传统和民族特色,但是作为艺术家的主体,他们对现代化物质文明的热中却达到奢侈放纵地步,使得他们的艺术思想主张有些道貌岸然,如那些画价达到上万一平尺的国粹派画家,无不是洋楼别墅和豪华轿车;生活上是极为前卫现代的,是十足的后现代生活方式和即时行乐主义。这里不是要反对“传统派”们享乐,而是艺术精神与行为生活相背时,它不仅说明了思想与行为的分裂,反映了文化冲突给社会秩序和价值系统造成灾难性后果,使得一切都失去了严肃与真诚,更多的是玩世不恭和即时行乐。   当代中国文艺可以说是一种“提前消费”的文化透支现象,它不但没有给社会带来进步的实际意义,反成了一种市侩阶级打发无聊以及消费愚乐的生活方式。此外,这一切却建立在低效的生产水平和不公正的社会制度之上,无论市侩的愚乐主义和主旋律的文艺活动,都是巨大社会消耗,更别说贡献性社会成就了。如传统派艺术普遍无关现实痛痒,以一种既定的审美教条范式在不断复制古人、他人和自己的作品,创造力极其低下。很显然,传统派艺术在中国得天独厚是因为保守政治为其提供了必须舞台,不如说,它以奴性与乖顺换取合法道统地位。   由于“传统派”垄断了本土名利场,迫使边缘性的“前卫艺术”不得不在外头寻找“奶水”, 不自觉的成为机会主义生存者;不管是人奶还是狼奶,只要有奶便是娘。如此以来,“前卫艺术”不得不放弃了先锋派的艺术精神和思想立场,不再以抗击与颠覆的既定权威为己任,变成一种扭曲而晦涩的机会主义,其反叛性表征成了一种商业的市场卖点。有人用“文化逆子”和“汉奸艺术”形容这些前卫艺术家,可它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内讧现象。明确的说,由先锋派变种而来的“前卫艺术”,其内在目的与“传统派”日益一致,丧失了其原有尖锐锋芒和激情理想,变得极为媚俗平庸。之所以,“前卫艺术”成了“恶搞”最新代名词,而“恶搞”则被解读成一种抢眼圈钱的炒作行为。这一大众诠释值得前卫派艺术家们深思反省。难怪有人提出“艺术已死亡”咒骂,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中国当代艺术和社会风气一样乌烟瘴气。   “前卫艺术”应当振兴先锋派的光芒,它是时代首当其冲的先锋者,而不是庸俗化的国际时髦先行者,更不是浮浅“另类”的卖弄者。伟大艺术的终极意义在于社会生效,给人们的生活行为和精神活动带来全新的启迪。文艺思想达到其有效性必须对制度、审美、道德与价值等文化构成积极作用。否则,无论多么标新立异和另类前卫都不值一提。因此,中国当代艺术的首要任务是唤醒人们的健康天性,拯救千年来封建陋习和文化弊病,一个制度健全的文明社会,其前提离不开每一个体的健康人格。   【1】注:“传统派”泛指中国本土的“国粹派”、技艺的“实力派”和思想的“保守派”。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