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02-25 00:00
郭子龙《竹林》 尺寸可变 不锈钢 2014
2月24日,一场名为“东方物语”的亚洲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在中国美术馆亮相。尽管展览仅仅占据了整个美术馆十七个展厅中的一个,但作为“2016年全国美术馆优秀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的部分,展览由美术馆自主策划,且由在当代艺术领域有着丰富策划经验的中国美术馆策展人柳淳风领衔,集中了一群鲜活的面孔,不得不说在鸡年伊始开了个好头。
冯海涛 《细浪漂漂》 绢本设色 54x90 2016
许宏翔的两件布面油彩《风景》、《一堆》则以一面打印出来的破旧墙面图为背景
王礼军《童话》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17
“物”作为此次展览的隐性线索贯穿其中,17位艺术家陈子丰、韩娅娟、黄薇、黄彦、郭子龙、许宏翔、杨凯、柄泽健介、商亮、任哲、唐钰涵、王礼军、温凌、艾敬、冯海涛、雷磊、于瀛的20余件作品围绕“东方物语”展开。柳淳风将展览归纳为“国眼”看世界、物尽所用、新都市与多媒介三个部分。她表示尽管主题关键词之一是“青年”,但她并未对艺术家年龄设限,这也是她一直以来秉承的艺术价值观。她更看重艺术家对材料、空间的敏感度以及作品本身的手工感和工匠性。
黄彦 《我的映像》 尺寸不定 石头、雕塑刀、木板、碎砖刀 2015
商亮的两件油画作品《赤子之芯》系列
雷磊 《一个人的美术电影制片厂》 影像装置,尺寸可变,2016
唐钰涵 《白虎抬尾》 90x90x285cm 钢板和黑花岗岩等 2016
步入展厅,郭子龙用不锈钢制作的一小片《竹林》便为展览铺设了“东方”的基调。与墙面上冯海涛笔下垂柳拂水的《细浪漂漂》、松枝挺拔的《鹊华如是》两件水墨作品相呼应。许宏翔的两件布面油彩《风景》、《一堆》则以一面打印出来的破旧墙面图为背景,效果极其逼真,几近还原了艺术家去年实施的将其绘画作品放置在他成长环境中的项目。这种“思乡折返”的情结对于那些漂泊在外的艺术家最是感同身受。王礼军的作品就是典型之一,作品《童话》就是将他儿时生活过且至今仍保留的那栋房子全部用粉笔涂抹的影像记录,观众或许可以在现场搭建的迷你样板间里体验艺术家走出去又回来的复杂心理。黄彦用390多件小物品组成的作品《我的映像》则成为他的物质记忆,他每天根据唾手可得的一件日常物品上的模糊痕迹,勾勒出他所认为的一个具体形象,如此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记忆和现实生活总能为艺术家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比如商亮2015年创作的两件《赤子之芯》系列就是她日记体式的油画作品。而雷磊的影像装置《一个人的美术电影制片厂》最初也来源于他小时候用红蓝圆珠笔在田字格上的涂鸦,12组传统显像管电视机的外壳打上了雷磊作品符号烙印,里面播放着他创作的动画短片,将观众拉回到了那个还没有纯平彩电的年代。唐钰涵颇具风水意味的用黑色花岗岩打磨串联的《白虎抬尾》和日本艺术家柄泽健介用木、蜡创作的《共振之一》、《不变的地平线系列Ⅱ》(之六)则在材料造型语言上进行探索。此外还有陈子丰《天空之城》、《战士》及杨凯《寸金》、《少年》的水墨作品,于瀛《白》、韩娅娟《(X)~(X=X)》影像作品,任哲的油画《松树林》、《小区后面的树》,温凌的布上喷绘《排球猴》、《熊猫人》。《VOGUE》中文版创意总监黄薇跨界登场,她用真丝、水晶等创作的古典韵味扽服装《寤寐》、《帝脊》在现场颇受瞩目,另一位早已从歌手转型艺术家的艾敬带来的《我爱重金属》也同样成为普通观众追逐的焦点。
于瀛《白》 25分21秒,数码影像 尺寸可变 2010
韩娅娟 《(X)-(X=X)》, 尺寸可变 数码影像, 2015
陈子丰《天空之城 》270x110cm 纸本水墨 2016
杨凯《少年》 100x100cm 水墨绢本和亚克力 2017
任哲的油画《松树林》、《小区后面的树》
温凌布上喷绘的《排球猴》、《熊猫人》作为两个空间的隔断呈现
《VOGUE》中文版创意总监黄薇用真丝、水晶等创作的古典韵味的服装《寤寐》、《帝脊》
艾敬金银两色的不锈钢作品《我爱重金属》
媒体同仁普遍表示在中国美术馆看一场纯粹的当代艺术展难能可贵,但柳淳风透露在今年接下来的青年艺术大展和雕塑展中都将纳入当代艺术板块。
来源:hi艺术展览资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