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今年的上海双年展中艺术家陈志光的“蚂蚁”爬进了上海美术馆,这些特殊材质的蚂蚁有着五彩斑斓的外衣和非同寻常的触角。由于天气的原因,这些蠢蠢欲动的蚂蚁只能先搁置在室内的展厅里。不过这么多大小不一的蚂蚁迁徙到美术馆,本身就体现了“快城快客”的精神,它们正整装待发,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标移动和前进。
视觉中国:很高兴采访到您,这次你带来的作品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陈志光:我这次带来了160只小的彩色蚂蚁,和5只3米的大蚂蚁。
视觉中国:我们知道蚂蚁是很小的东西,而您却方大它进行创作,并且是您作品里始终青睐的物象,对于这次以快城快客为主题的双年展来说,您这件作品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意图?
陈志光:我认为蚂蚁的集体主义跟人的集体主义是很像的,而“快城快客”的主题又是一种不断的迁徙、不断的移动这样一个过程。在我们整个社会的进步,城市化不断的扩张,人的移动也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一点的迁移,那么其中也表现了人们的状态还有思想。我觉得人与动物在某方面的特征都是有共同点的。
视觉中国:以自然界的生物为创作的物象,以不锈钢这种工业化的产物作为材质,您是否在通过这种相互对立而又有所联系的事物来表达一种对于人文思考的诉求?
陈志光:对,这种材质是后工业时期的二手材料。蚂蚁是地球上古老的动物之一,那么人类给予的这种(材料的)永恒感和自然界给予的这种永恒感结合也是特别的有意思,这种联系也有一种思维的延续性。
视觉中国:你最近在创作什么作品?之后的一些动态透露一下
陈志光:我在做中国卷轴,做了一年多了,今年10月在雅加达做一个个展。还会在美国有个展览。
视觉中国:您认为当代艺术的受众对象是怎样的?是否是可以走进大众的,为大众(非艺术专业的人)所欣赏?(有的展览,一些观众对作品很费解)
陈志光:我觉得在目前来说当代艺术作为一种新文化运动还是比较精英的。社会和政府对于当代艺术的包容越来越大,当代艺术变成主流可能还要有一定的路途,那么这中间可能也会需要公众一些理解力的提高。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