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阳江籍画家陈许:心中的港珠澳大桥和它背后的故事

qqGOn2TCfYcvEizA2tyfPR6cDOPRZ9f4GRbQpNMe.jpeg

  一桥架东西,伶仃变通途!历时八年建设的港珠澳大桥是世界建筑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也是最长的跨海大桥!8年建设,凝聚着建设者们的智慧和心血......

wLKVxbuyBgDneAjIsG7Qhk4T6OyouN16bDt9TE05.jpeg

  在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之际,

  阳江广播特邀港珠澳大桥建设的

  见证者、记录者、阳江籍画家陈许做客节目

  一起走进他眼中的、画里的港珠澳大桥……

IJNcINcaJO1kVXyxAaA4m05Hj6tDlBkNK7Hq1Wxr.jpeg

  陈许:用画笔记录港珠澳大桥来自阳江广播电视台00:0020:20

  点击音频 收听节目

  嘉宾简介

  陈许

  阳江籍画家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历时8年跟踪采风港珠澳大桥建设全过程,创作了50余幅油画作品,展现港珠澳大桥的雄姿,用独特的绘画语言描绘港珠澳大桥建设。

idTXvRzBbl7F3NyITGbG7D9qBE82MbrS0CbRI5m5.jpeg

  一桥架东西,伶仃变通途。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珠海、澳门,它的建成,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粤港澳三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合作具有重大意义。

1VDVPYDYKmNJCzr6PwHjGT6hjElCAcRZQW8GRsY2.jpeg

  主持人: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本期节目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陈许老师来到我们的节目中,和大家一起分享陈许老师与港珠澳大桥的故事,并请陈老师用记忆回放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动人时刻,体味大桥建设者的付出与艰辛。

  陈许老师,您好。9月21至国庆期间,跨海长虹--陈许港珠澳大桥主题油画展在阳江市美术馆展出。这是该批作品继于澳门、珠海、顺德成功展出后的第四次开展。欢迎您回到家乡阳江举办画展,给父老乡亲送上艺术盛宴。

  6月29日“跨海长虹”画展在澳门拉开了序幕,短短3个月时间又在珠海、顺德和家乡阳江成功举办了,这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各地文化交流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那么,为什么画展的第一站会选择在澳门呢?

  陈许:这座桥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枢纽,尤其对香港澳门,意义很重大。选择澳门作为第一站,是因为澳门和珠海是中西文化走廊的一个始发地,形成中西两种文化碰撞的交汇处。在宋代,经济走向是从珠江口开始的,油画的流入也是从澳门开始,香港和澳门回归以后,特别是港珠澳大桥的连通以后,对文化经济的发展都很重要。

b0OEXXYPl6OsmzTLWbLCJruBQyvYaNRHJl7QxMaH.jpeg

  主持人:9月21日,陈老师您又带着您的作品回家乡阳江展出了,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艺术的展览,也是艺术的回归,毕竟陈老师出生在阳江,长大离乡求学工作多年,现在把自己在外面的创作带回来与家乡人分享,这是很可贵的举动。陈老师,当时是什么令您有回家乡办画展的想法呢?

  陈许:我的家乡在阳江市阳西县新墟镇,从小就喜欢美术创作,82年到了部队,90年转业在交通厅的公路工程处,从事交通基础建设的工作。离开家乡已经36年了,我一直有个愿望,想回家乡办一个画展,刚好有这个机会我画了港珠澳大桥系列油画,把作品带回家乡展出,回报家乡。

  阳江展之后,这些作品还是回到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马上就要通车了,港珠澳方面希望把我的作品和当时施工的一些图片收藏在通车期间的港珠澳大桥博物馆里。

eAVl6mB47bO8EQyevDesLnYFpb9mq4wki2P9twN7.jpeg

  主持人:陈老师,您用了8年时间来跟踪采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全过程,并创作了50余幅油画作品,8年时间在人生当中也是相当长的时间,您一开始为什么会选择用画笔来记录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呢?

  陈许:想完成自己的心愿,为国家做点事。港珠澳大桥这个项目确立之后,我觉得很有必要把它记录下来,定下了创作目标。港珠澳大桥是延伸我工业题材的一个系列。港珠澳大桥是如此重大的一个超级项目,用油画记录港珠澳大桥,也是我作为艺术家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从工程开始阶段就投入创作了,投入了8年时间,我与建设者一起跟进每个重要时期、每个重要节点,像人工岛早期的围岛、吊梁等重要的节点,我一个都不落。

  主持人:陈老师,看画展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作品都是以深颜色为主色调的,是不是夜晚的港珠澳大桥更美呢?

  陈许:看我的画展时,您会看到很多蓝色、紫色,以深颜色为主。其实,在大海里画工业题材不好画,很多工业设备是很潮的,颜色很单一,蓝色啊,白色啊。伶仃洋有浪有风,而且风浪很大,而港珠澳大桥的施工对水文的要求很高,尤其在吊桥墩的时候,一个3000多吨工业结构物在海里用吊机吊起来放到指定的位置,如果水文不好,出现风浪,就会不稳定,甚至发生事故。我跟踪大桥施工的时候发现晚上的场景特别美,感觉特别好。

EFHOxbEatuTHM7eCL0NgFaLrP3d0nbj4D7Wdpew5.jpeg

  主持人:陈老师,在您亲自目睹大桥建设的过程中,有哪些感动您的人和事呢,有哪些令您特别感动的瞬间呢?

  陈许:在伶仃洋上施工是很难的,施工环境很复杂,8年经历了很多次台风,在海洋上施工台风是最可怕的,施工人员最辛苦,因为除了要有高超的技术和技能,还需要大自然巧妙的配合。

  港珠澳大桥有桥、路、隧。海底隧道的施工建设难度很大。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是我国首条外海沉管隧道,不仅需要在松软地基上建成当今世上最长、埋深最大的海底沉管隧道(6.7公里),还要在水深10余米且软土层厚达几十米的深海中建造两个人工岛,实现海中桥隧转换衔接。在外海造人工岛实属不易,而造岛环境也极为特殊,既要为珠江口预留30万吨的航道,也要注意保护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两个人工岛的面积都接近10万平方米,如果按照传统抛石填海的方法,不仅工期长,而且在通航繁忙的伶仃岛航道附近水域安排大量船舶施工,必然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安全风险也高。

  另外,被誉为海底穿针那一段的建设难度也很大,对精度要求特高,堪比“太空对接”,这个国际难题最后也在我们的桥梁专家的带领下成功完成了,标志着我们国家海底隧道的建设完成了从尝试到成功到成熟的蜕变。今年17级台风“山竹”就是对大桥的考验,也是大自然对它的验收。

MBRAfbFLKFEds8H32GgMUjEAikPCRuDjAmGJIeKg.jpeg

  主持人:在历时八年的创作中,您个人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呢?是如何克服的呢?

  陈许:八年的港珠澳大桥主题艺术创作里,港珠澳大桥最火热的时侯我身体最不争气,那时我腰间盘突出,坐车坐船腰都疼,很痛苦。如果不是真正痴迷港珠澳大桥,我也许会放弃,但最后我还是坚持下来了。港珠澳大桥这伟大的超级工程在我们中国人手上建好,建得那么精彩,我没有理由放弃,必须坚持下来。

s9glIWlGygmYSJQrbnSCWdbPkajLW3CaGQdsYS19.jpeg

  主持人:陈老师,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四十年间中国的路桥建设有哪些变化呢?请谈谈您的感受。

  陈许:以前开车从阳江去广州,到了九江就得停下来过渡,车先上了船,船把车带到对岸,遇到刮风下雨大雾的天气就很麻烦,船都过不去。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的大投入,现在基本上都没有渡了,我们连海都跨了。90年来到了交通系统之后,目睹了一座座大桥的承建。像杭州湾大桥、舟山群岛工程大桥、九江、虎门、洛溪等大桥都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完成的。最精彩的就是港珠澳大桥,很快就要通车了。

  主持人:陈老师,我留意了您曾经分享了一条留言,说要“向参与港珠澳大桥施工建设的中国工匠致敬!”,您对中国工匠的崇敬也是您创作港珠澳大桥系列油画的动力吧,他们在您的心目中是一种怎么样的形象呢?

  陈许:我也是个交通人,目睹了一座座大桥的建成,尤其是港珠澳大桥。我目睹了一批批年轻人从小伙子8年后变成了中年人,曾经的单身汉成家了,有了小孩儿女,我们的建设者、我们的工匠是最崇高的,每一个世界第一都是他们的心血付出,他们的付出打动了我,才有创作欲望和创作灵感,来做好每一张作品。在我心目中他们很伟大,中国工匠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没有他们的付出,我们是没有办法享受到这座桥的,他们不但付出智慧还付出辛劳,冒着生命的危险在大海里日夜劳作,默默无闻为改革开放四十年做出了很大的艰辛和很大贡献,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是他们辛劳的结晶。

nEFQyjIsv3SWBg5HnX8tNzsNluYR9URYoc98Ebi8.jpeg

sp8D9q6WIfnaLGAQb4znpYXJaMpm6TY3g0trEOjV.jpeg

d9rAVxVUNdb0dqzUFvZ4Gt2bmST4edeCcyykgjyD.jpeg

IjR1FLEYMd5sy9Nn3GTMvl3vWyGt6oQUg0qwFKiC.jpeg

dlEY81d745ljBszLB4zDZdWb8m5oY4MPnkZl99DU.jpeg

CHP9U9aOILArcpp19n8MkCLzHUW6FSiXe7D1mkWR.jpeg

D2Mr6e29KVr3auWhzehmWDB6l9Kiz95Ywu1BkggM.jpeg

  主持人:陈老师,您历时八年跟进港珠澳大桥建设,坚持艺术创作,用画笔记录港珠澳大桥,我觉得您也是一名工匠,与大桥建设者一样有匠心精神,也是我们最可爱的建桥人。在节目的最后让我们向为港珠澳大桥奉献的所有人致敬!谢谢您!也感谢大家收听我们的节目。

  阳江广播精心策划本期特别节目

DgW6sPXsKXBvdvBmwvfEAzwfLVw8M5sijFmT2Hsa.GIF

  以此向为港珠澳大桥建设

  默默奉献的人们致敬

  向所有为国家建设默默奉献的人们致敬

KRUgoxaB3tsxnNklyNelf63TUTDC5p5Qx53DQ24w.jpeg

  【陈许港珠澳大桥主题油画作品鉴赏】

KdPVouO4Ohs7ffJ2HIbpAMn5S7Tt1XjO7kCwUinJ.jpeg

NsyCKUCSbQlthRewHACrwURTLECGAE43ea19bUEV.jpeg

5gueoCApO3pOeAUtEIS51x3MpSkYmmqHrQypfQxH.jpeg

Y87WT9iMqRW4gE6DD3Jh5WMhqymFQBAReDzFPwxJ.jpeg

WOYfswVckmUGqQrHjUIzEI2M8i55rrkEyE5cZYbR.jpeg

ZspEslAOA7DYoDnZ3KNJXFN71xiOQvR9deWJEOcV.jpeg

11wOnzd5PyKcVeiA0yxa61LyIUAROMqeYNCNv68v.jpeg

GAwuKP5oKyISgAz4LtHItmMJiBiVZ4fezoCPEHMA.jpeg

6wSTSAsIA00J0uWU0Dp8MDzFIaaaGeJlBkXTv1t9.jpeg

RhfUHyaBNz0sCdJUFvYaXBSMSgSyvAdydysWNtcH.jpeg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