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留得青山听蝉鳴

夏日的每天凌晨,一阵阵奇怪的声音总把我弄醒。它有节奏地响一阵,停一阵。这不像工厂发出的噪音,也不像汽车发出的轰隆声。迷糊中,我才恢复了我有点失灵的听觉,这是窗外半片相思树林子传来的蝉的声音!山边的四周,严严实实围了许许多多的高楼大厦。那片林子虽然显得很残缺、很孤单,因为它早已被人类切割和撕裂了,早已失去左右相邻的朋友与伙伴了。令人惊喜的是这片小林子还是顽强地汲取着有限的阳光与雨露,长得郁郁葱葱、阿袅多姿。林子里藏着多少蝉子,我数不清,倒是它们不绝的声响,真有排山倒海、枯木逢春之势。林外的一切世界,都无法干扰和制止这种声音,它们像有个奇妙的大手在指挥着。久久回响着,震动着林子,震动着大地。这声音早把都市其他嘈杂的声音掩盖掉了。它们起劲地在合奏着一首首曲子,唱得真欢!这是充满自信、快乐的声音;这是畅快、生命的歌声。它们悠然自得地传得很远很远……   忽然有一日,床头发现了几只飞来的蝉子,那段时间,我正在苦于不知画什么。这不是最好的题材吗? 蝉的轻盈和飘逸感,蝉的欢快的叫闹声,蝉的暂短的生命体,蝉的餐风饮露、居高临下的品性。造物者的奇妙与神奇都让人唏嘘与畏叹,它似乎触动了我的灵感,这是从天而降的礼物。回想儿时捉蝉的趣事到再静听蝉声的叫闹,竟也一别四十年!   在巴黎,我听不到蝉的声音。在香港,我也是数十年未闻其鸣。蝉是离不开润土的,也离不开翠树的。人类把树木和土地糟蹋的差不多了,蝉自然就无家可归了。于是,我又想,到头来,我们人类是否也落得跟蝉一样:拼命往上爬,叫着飞着,最后又跌入泥沙之中……   我想起一千多年前唐人“咏蝉”的名句,想起宋人写生“蝉、鸟”的画稿。无论是李商隐“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的哀叹,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高洁,还是骆宾王“无人信高洁,谁为表寸心”的悲鸣。蝉在中国,早已拟人化,有着深沉的悠久的文化情结和底蕴。而老外,我却从来未见有人把它画人画中。于是,我把它画进了油画,难度极大,却有一种意外的惊喜!我给它好吃的水果,它没有理会,从山上摘下新鲜的树叶,它也无动于衷。我的身影一离开,它又高兴地鸣叫起来。它有它的世界!有好几次,我望着黑幽幽的蝉的双眼对它说“你好吗?” 蝉总是不语,缓缓而行,突然,振翅高飞……   一只蝉,一个柠檬,两只芒果,一颗生锈的小钉子,一把用过几十年的壶子,它们要到哪里去?还有那半片强被剥开的树木板,那些年轮记载着什么?它们有那么多的故事。我真的很想知道,它们对我来说永远是个迷。它们总是如此地吸引着我,不管是那班驳的一小片透明色彩,还是那微弱的一缕光影。我总是与它们捉迷藏,它们那么美丽、盈实。那么聪明,富有智慧。可是我也时常感到它们也孤单、无奈,甚至凄楚、悲凉的。它们也有一种冲动和爆发的生命力,也存在一种复杂的生存和思维方式,想飞越它们自身,想穿透什么的。难道它们也想在虚空里找寻一种瞬间的存在?现代人的我们眼睛充满着太多的迷雾,耳朵经常失聪,心灵也早已变得麻木。我想,我看。我们彼此长久相望。我们相互了解吗?我能做什么呢?嗨!我还是很难知道它们的秘密的……   当然,我很希望留得青山听蝉声。或许,也因为这样,我要注定一辈子画下去!                               2005年8月于香港新界

作者:林鸣岗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