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思无邪——读一苇斋小品画

  一苇斋的绘画小品,画一只螃蟹,两只草龟,一盘水果等等,都很吸引人,很感动人。

  很多画家喜欢画小品。白石老人一盏油灯、两棵白菜皆可入画,意趣盎然;黄永玉则寓意于一只猫头鹰、一条长蛇之中,风行一时;再往前推,八大山人的那只孤鸟、那条怪鱼,也可以作为小品画看待。

  大部分小品画的特点是造型夸张有趣,往往还会加上一两句轻松幽默的题跋。比如八大山人的鱼、鸟就极夸张,常常是白眼向人,其中强烈的情绪很容易被感受到;比如一幅画螃蟹的小品,写上一句“看你横行到几时”常能让人会心一笑。

  但一苇斋的小品画造型很写实,也没有题上人们耳熟能详的格言俗语,然而却是如此吸引人,如此感动人。

  绘画技巧在传统的中国山水画中,已臻于登峰造极之境。一苇斋作为主攻山水画的专业画家,画一幅小品,可谓狮子搏兔手到擒来,勾皴点染传移模写应物象形经营位置自然不在话下。然而,这还不足以解释一苇斋的小品为何如此吸引人如此感动人。

  形式近乎完美的绘画作品有很多,它们或许可以一下抓住人们的眼球但并非都能打动人心。作品是艺术家的心象,如果其中没有真情,即使乍看起来很华美,也无法引起情感的共鸣。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是这样,其他艺术也是这样。能够吸引人感动人的作品,其中必定有“思”,而且必定是“无邪”之思,也就是真实纯粹的情感。

  中国传统也有一些非专业的“文人画”,讲究“逸笔草草”,只追求“神似”,即苏轼所说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然而这种“因为不懂技巧而不讲技巧”的“神似”,却常常似是而非,无法把文人们自认为有的“思”传达出来,往往只能自娱自乐。只有技进乎道,才能让“无邪之思” 寓于作品之中并且周流无碍,与艺术家、欣赏者融为一体。

  在创作巨幅山水画的时候,一苇斋或许需要精心地经营谋划。我们在欣赏这样的巨幅山水画时,则要对中国山水画的风格、技法等等要素极其流变的历史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充分领略到画家苦心经营的精深精妙之处。而读一苇斋的小品画则不同,当下即可应目会心。

  一苇斋的小品画,其线条或生涩迟缓,或直截了当,或婀娜婉转,对形体的勾画十分准确,可见其运笔轻重徐疾收放自如;其墨色或温润秀丽,或淋漓凝重,或淡薄清透,把那些螃蟹、草龟、火龙果等渲染得活力十足,跃然纸上。而这一切,却又全然不见经营痕迹,似乎信手拈来,融为浑然一体的画面,朴实无华而又真情洋溢。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一苇斋在画这些小品的时候是多么轻松,正是心无挂碍一气呵成,一切皆是真情流露天机畅发!其技巧、其功力、其才情、其修养、其境界,浑然凝于一只螃蟹或两只草龟或一盘水果等等平凡之物中,化无形之道为有形之象。我们平时对现实中的螃蟹、草龟、水果等等平凡之物可能熟视无睹,而画面上的这些形象,经过了一苇斋的提炼,融入了一苇斋的真情,普通物品中的美、生命力被激发了出来,表现了出来。于是我们惊异地发现,原来我们身边这些平凡之物竟是一个个极其鲜活、美丽、亲切、神奇的精灵!透过一苇斋的笔墨,我们生命中鲜活、美丽、亲切、神奇的情感也被激发了出来,与这些精灵们心心相印!

  当我心怀澄澈,面对一苇斋笔下的一只螃蟹,或两只草龟,或一盘水果等等精灵的时候,一股自然的清新的活泼泼的灵动的气息扑面而来,唤醒了我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消磨之下日渐沉睡的心灵,让我感悟到生活的本质是如斯美好,美得让人潸然泪下!我感受到了这些笔墨中所蕴含的诚挚美好的情怀。这种情怀,是一苇斋在心怀澄澈之时,从其笔下汩汩流出的,没有丝毫造作,未经丝毫修饰。这种情怀,也是天地万物的情怀,充盈宇宙,无所不在,一切真实的生命,都能与之产生共鸣,从而被吸引,被感动。

  现在,请您忘掉上面这些文字,澄澈您的心怀,摒除杂虑,以心契心,去直面一苇斋的小品画,去感受他的情怀、去感受天地万物的情怀!我相信,您会被这些小品画所吸引、所感动,并且,您会因此而更加热爱、更加珍惜生命里如斯美好的一切!

作者:欧阳涛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