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陳福善說:「至緊要唔好請人食悶餅 (moon cake)!」。好玩派對萬勿錯過!
2017年初春,漢雅軒帶來《隨福伯起舞:陳福善回顧畫展》,分為上下兩部分展覽。
打頭陣的「奇幻風景(畫展一)」(17/2 - 4/3)展出一系列罕見的珍貴作品,當中部分作品更是畫家後人珍藏幾十年後再次公開展出。
更多精彩活動包括:
25/2 (六): 李世莊博士主講: 講座午聚
10/3 -25/3 : 城市眾生相(畫展二)
20/3 (一):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特備活動 : 爵士夜
*特別鳴謝柏斯琴行贊助爵士夜樂器(KAWAI鋼琴、Ludwig鼓組及Sabian 鈸組)
「奇幻風景(畫展一)」
《無題》(新界水道), 1958 ,水彩 紙本, 35.5 x 47 cm
《無題》(小廟與山樓),1955-1965, 油彩木板, 36 x 45.5 cm
《無題》(奇幻風景與動物), 1964-1982, 彩墨 紙本, 44 x 60 cm
《無題》(雙太陽的海景), 1975, 彩墨紙本, 120.5 x 60 cm
《無題》(海底花園奇景), 1972, 彩墨 紙本, 69 x 136 cm
《無題》, 1969-1971, 綜合媒材 拚貼 紙本, 38 x 58 cm
《無題》(三層風景), 1978, 綜合媒材 拚貼 紙本, 76 x 54 cm
陳福善(1905–1995)
陳福善原藉廣東,一九零五年於巴拿馬出生,五歲隨家人來香港定居。二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以來以水彩風景畫為主,他的水彩畫用筆簡練、水色淋漓,油畫亦形簡意賅,生動地表現了港島的自然環境。陳福善技巧之高贏得同儕冠以「水彩王」之美譽;也與余本、李秉並稱「藝壇三傑」。他於一九六零年創辦了華人現代藝術協會,那是香港首個教授西洋畫的私人畫苑。
五十年代後,陳福善全力試驗畫技,融會西方新潮。他的水彩畫從戰前的嚴謹細緻逐漸轉向戰後的自由奔放。六十年代後期出現的夢幻山水,意境離奇荒誕,結構自由率真,勾畫香港眾生相之下的複雜心態。在七、八十年代風格迥異的奇幻抽象畫,把香港這逼迫的都市空間提升為絢爛繽紛的色彩天地,打開都市生活的精神天空,展現了香港這個華洋雜處的商阜在百年劇變下的文化心理狀況。在現代新水墨畫盛極一時的年代,另闢獨特而專屬於他個人面貌的天地。陳福善經常表評論文章,活躍於香港藝術文化圈。從一九三三年舉辦第一場個展到一九九三年間,總共舉辦了四十七次個展。
地點: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401室
+852 2526 9019 | hanart@hanart.com | www.hanart.com
来源:2017-02-16汉雅轩汉雅轩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