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甲申(2004年)这年,我身陷困顿。我倡导的“民间文化普查与抢救”把我自己逼入绝境。被我发动和感动而纵入田野的进行文化考察的“三军”,在“零经费”的处境中寸步难行。我决定以义卖画作的方式自救。这幅画是其中一幅。
奇怪的是此次为义卖而作的画全是明亮鲜朗,没有一幅忧郁伤感,乃至悲观失望,尤其是这幅《秋之韵律》。当时我事业的前程一片模糊而窒息,怎么会有这般彩色的韵律在我心中流淌?
我记不住当时创作此画的具体想法。我只好去猜:这或许是一种自慰,或许是为自己鼓劲壮威,或许是一种理想化的表达,或许真的是一种坚定的自信。反正它是我当时心态的流露,我不自觉地把它画在画上。
绘画首先是自己心灵之需,无论是自我的抚慰还是自我的激励。
作者:冯骥才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