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法国印象派绘画在香港艺术馆举行得如火如荼之际,深受印象派画风影响的香港旅法画家林鸣岗,在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展出作品,让观众可看到印象派对当代的艺术家依然极具深厚意义。
我崇拜印象派画家对自然的理解,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充满乐观的态度;印象派画风老幼咸宜,能雅俗共赏,色彩养眼而舒畅,是很有美感的艺术风格。印象派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投入大自然,与自然同呼吸,与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理念很脗合,跟中国文人画的追求一致。」林鸣岗认为,艺术一定要有美感,就像食物要色、香、味俱全,绘画也要有光、色、笔触等艺术语言,印象派强调的光与色,是美丽的语言,它是伟大的传统,在它里面可不断被重新挖掘。
罗浮宫临摹前辈杰作
林鸣岗于一九九O年赴法国巴黎留学,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攻读两年,其后在罗浮宫一年,埋首临摹前辈画家杰作,目前他穿梭于巴黎与香港之间。林鸣岗深受莫奈、毕沙罗、西斯莱等印象派大师的风格所影响。他说:「到巴黎留学之前,感觉香港很少机会看到顶级大师级的油画作品,去到巴黎,这里是世界艺术的中心,让我可站在大师的作品前,与大师们倾心交谈。在这里我学习他们的技巧、领悟画家的思想和精神。艺术必定是要从传统定向现代,这才有力量,艺术不可与过去历史切割,艺术创作下是凭空可作出东西来。」
大自然是林鸣岗的老师,他爱与自然对话,从大自然的启迪,感悟人生、时间、生命,把从自然取得的种种启示;感觉、联想、理解呈现画纸上。今次展览,展出四十幅油画和十多幅素描作品中,有三十多幅是林鸣岗的新作,主题为《瞬间与永恒》,较以往的作品更意象化、更具主观情感,在具象与抽象之间,表达岁月、生命、时间的流动。
从大自然感悟生命
林鸣岗介绍画作说,虽然作品较抽象了,构图上多了色块的组合,但仍联系着具象的东西,并柔合各种传统绘画技巧和笔触,包括抽象、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象征意义等元素。作品《晚风》表达出大自然是有生命,生命在移动着的感觉;另一幅《岁月》打破了以往由远而近的景观构图,垂直而平面的色面,糅合不同技巧与笔触形成的色块,就像人生充满了很多阅历,当中有让色彩自然流淌,或以刀刮出深刻的肌理,就像经历过风吹雨打的人生,在岁月的沉淀后,丰富而多变;作品《百年》绘画两片落叶间出现的斑驳的树干,林鸣岗说,这幅作品在心中酝酿了两年,表达出时间的流逝。作品《绿水萍踪》则是他在莫奈家乡见到的景致,加以构思,以风吹动的水草与前景平静的野花,形成动与静的强烈对比。
艺术不能被机械取替
林鸣岗的《小教堂》系列,绘画了不同时分小教堂的景色变化,就像莫奈绘画教堂与荷塘一样,将小教堂的早晚晨昏、春夏秋冬、阴晴雨雾一一展现。他又用了十年时间,以素描绘画了同一个朋友,在其脸上留下岁月流逝的印记。
展览中亦有一系列人物肖像画,他感慨地说:「现在已越来越少人画肖像画,一方面是肖像画技巧要求高,较难画,另一方面是与照相机、电影、电视等科技有关。但我认为真正的艺术品是不可能被机械所代替,因为艺术品是用心去创作出来,是有灵性的,是艺术家心灵的流露,绘画中有光、色、布局、笔触,当中有轻、重、厚、薄、浓、淡之分别,是相机做不到的。」
作者:钟丽明